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管筱璞
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纪委监委持续强化作风建设,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廉洁教育、家风教育,推动党员干部以过硬作风担当作为。图为近日,该区纪委监委机关第一党支部党员到川江家风馆开展教育活动。曾永强 摄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召开会议,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总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研究部署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工作。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政治站位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认识,牢固树立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的思想观念。要以多种方式强化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加强理论武装,筑牢思想堤坝,自觉养成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好习惯。
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持续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重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常态长效治理确保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走深走实。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紧密联系实际,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作风抓好作风教育,不断筑牢中央八项规定堤坝,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多措并举强化作风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增强作风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突出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的教育引导。各地纪检监察机关把握重点群体成长规律和特点,坚持从制度层面上明确目标、制定举措、拓宽路径,以实打实的硬招推进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作风教育不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新提拔干部走上更高岗位,面临更大的诱惑风险,更应扣好“第一粒扣子”,绷紧纪律弦。近日,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原副镇长徐某某涉嫌受贿案开庭审理,该市纪委监委组织新提拔及调整的副科级及以上干部代表等200余人旁听庭审。“作为曾经的同事,徐某某眼神的无助、最后陈述的悔恨,都给我带来强烈震撼,让我对‘清廉是福、贪欲是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名新提拔干部表示。为进一步打好作风建设组合拳,太仓市纪委监委还联合市妇联举办新提拔干部家风故事征集、当好“贤内助”和“廉内助”家风共建活动,通过持续推进廉洁家风建设引导广大干部及其家属品味清风,筑牢家庭拒腐防线。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源头活水”,其党性修养、作风形象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牢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山东省乐陵市纪委监委针对其岗位特点,借助“人生选择题”互动体验程序、“走出欲望迷宫”沙盘等沉浸式教育模型,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守好铁规矩、硬杠杠;联合党校、团委等单位开展“青廉”工程建设,选取典型案件,开设“八项规定小剧场”,让年轻干部化身“案中人”演绎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联合组织、人社等部门组织年轻干部走进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通过沉浸式学习、重温入党誓词、专题党课等形式,不断强化党员使命担当,推动作风建设与日常工作深度融合。“我们以青年熟悉的语境、场景为载体,把‘条文’变成‘场景’,将规定要求转化为‘身边事、日常话’,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
关键岗位干部掌握着“人、财、物、项目、审批”等重点权力,是公共权力运行的“枢纽”,其作风状况可能决定一笔资金、一个项目甚至一方政治生态的成色。河南省南阳市纪委监委有针对性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精心选取近年来本地查办的县处级、乡科级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风腐一体案例汇编成册,市县两级分层分类组织“一把手”和领导班子集中阅看,召开案例警示思想交流会,联系个人思想、学习和分管工作实际,谈警醒戒惧、谈对照反思、谈努力方向。
“不同岗位、层级廉政风险点不同,为避免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必须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江苏省张家港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以多种方式强化作风教育,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体系,破除单一模式的局限性,确保教育从“有形覆盖”走向“有效覆盖”,真正筑牢思想防线、增强行为自觉。
引导加强理论武装,补钙壮骨筑牢思想堤坝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坚定理想信念是根本。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以理论武装凝心铸魂、以坚强党性固本培元、以优良作风激浊扬清,为改作风树新风注入精神力量、夯实思想根基。
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先后开展了8次党内集中教育,每一次都以思想教育打头,都把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极大深化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全党思想上清醒统一、政治上坚定团结、行动上有力一致、作风上风清气正。
理论武装越彻底,实践行动就越自觉。要学有所成,就必须永不自满,在深学细悟上下功夫,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为民情怀;通过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以更高政治站位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认识。
坚持深学细悟、入脑入心。各地普遍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贯穿全过程,学习好运用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成效和经验》《八项规定改变中国》等权威学习材料,在学深悟透上下功夫见实效。上海、辽宁、吉林、甘肃等地纪委监委通过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研讨交流、促进深化转化。
坚持融入日常、学用结合。江苏省常熟市纪委监委坚持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性教育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把增强党性、严守纪律、砥砺作风贯通起来,在产业转型、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方面用心用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发展、干事业。山西省阳泉市纪委监委用好深学习实调研抓落实工作方法,创新提出“关注矛盾、发现问题、深挖线索、查办案件、推动整治”五步工作法,将“民情笔记”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工作开展的有效载体,推动解决郊区旧街乡敬老院旱厕改造等一批“中梗阻”问题,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获得群众认可。
作风问题表象是“行为偏差”,根源是理想信念的动摇。要通过系统化的思想引导,强化党员的使命感,从“根”上校准认知,认清作风问题的危害性,深化思想认同,避免问题反弹。正如江西省武宁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所说,强化作风教育,需要多种方式同步推进,以理论武装为基础,案例警示强化震慑,监督检查巩固成效,阵地建设营造氛围,形成“学—警—改—固”闭环。要从思想根源筑牢防线,避免“治标不治本”,必须抓好理论武装这个根本。
自觉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久久为功涵养新风正气
“要持续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进一步下大气力把党建设好,打造一支党性纯洁的队伍、纪律严明的队伍,使我们党始终不负人民,团结带领人民顺利完成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对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出明确要求。各地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纪律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养成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好习惯。
经常抓,见常态。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要将作风建设纳入日常、抓在经常,使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纪委监委深入查办违规吃喝问题,协助区委制定出台《警示教育工作方案》,每逢重要节点采取编发一期案例通报、制发一则工作通知、发送一批廉政短信、组织一轮警示教育等“四个一”措施,持续加固拒腐防变“防火墙”。同时,制定节日期间正风肃纪工作通知,聚焦反映集中的私人会所、内部食堂等,严查“四风”问题,释放全面从严、一抓到底的强烈信号,坚决防止“节日病”反弹回潮。
深入抓,出实招。“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坚定打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和恒心。江苏省昆山市纪委监委聚焦重点行政执法领域,举办“以案四说”专题警示教育活动,系统梳理本地区本领域近年典型案例,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活动现场同步设立“暖心咨询”和“自我纠错”通道,鼓励党员干部主动进行纪法咨询或说明问题。今年以来,已有43名工作人员主动交代问题,上交涉案款项25万余元。
持久抓,固长效。制度是管长远、管根本的,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必须注重从制度机制上下功夫,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加强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活动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同步建立党员干部廉政档案,构建“单位联防+社会监督+风险联控”机制,将监督触角从工作圈延伸至生活圈、社交圈,全方位防范廉政风险。强化协同联动,联合县委组织部、县政府办公室等部门,聚焦违规吃喝、违规经商办企业、接待不规范等方面查纠问题,推动县管干部对照查摆整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00多个,持续巩固作风建设成效。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作风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长期任务、永恒课题,必须牢固树立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的思想观念,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作风保障。
镜头 | 守住生命线
“作风正,工程稳!”近期,在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清廉工程馆内,这句警示语伴随着因作风松懈导致工程坍塌的事故灾难模拟,重重“砸”在中建四局杭州建设有限公司新员工的心头。在全省首个工程建设领域专题警示教育馆上“入职第一课”,让青年工程师小王深受震撼:“从工程启动就要绷紧作风弦,这堂课为我们划清了从业底线。”
“业主方暗示打点关系可以中标,你如何选择?”“分包单位建议向监理行贿以规避质量整改,你持何种立场?”在“作风考验互动区”,大家面临多重“抉择”……这堂别出心裁的“第一课”并非简单的参观体验,还有紧密结合作风建设的灵魂叩问。中建四局杭州建设有限公司纪委书记车其杰介绍:“我们选择在此开展入职作风教育,希望借助这里的沉浸式体验,让严守纪律、砥砺作风的要求在员工职业起步阶段就入脑入心。”
钱塘清廉工程馆由杭州市钱塘区纪委监委联合杭州钱塘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自今年6月投用以来,累计接待153个团队、5162人次。它不仅是广大工程领域从业人员上好“作风第一课”的重要场所,也是关键岗位干部接受作风轮训的有效阵地。(管筱璞 通讯员 庞东妮)
短评 | 让作风教育成为终身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作风问题的根源在思想,教育引导是筑牢防线的“第一道关口”。
把课堂搬到“最前沿”。不能把作风教育狭隘地理解为“会议室里念文件、笔记本上抄金句”,要完善“沉浸式”教学,把课堂设在信访窗口、项目一线、乡村振兴等工作最前沿,让干部在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深切体会“人民”二字的分量。
把案例当作“活教材”。对顶风违纪的反面典型,要实行“一案四说”,即违纪违法人员“说”忏悔反思、单位负责人“说”整改措施、纪检监察干部“说”党纪法规、党员干部“说”存在问题,让“惨痛代价”成为“长鸣警钟”。同时,常态化梳理“四风”新动向,制成口袋书、短视频,让干部随时“对表”、防微杜渐。
把家风纳入“必答题”。要继续用好廉洁家书、家属助廉会等形式,探索干部家属同步接受警示教育、签订助廉承诺等,让“后院”成为“前哨”。对出现“夫妻店”“父子兵”式腐败的,既查本人,也问家属,真正使“一人不廉、全家不圆”成为共识。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唯有把“敬畏”写进脑海、把“人民”刻在心间,把作风教育当作终身课题、永恒课题,才能让铁规矩更铁、硬杠杠更硬。(管筱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