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黄秋霞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7月28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张玉军表示,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生态环境部扎实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监管,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自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7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共命名了572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240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这些地区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排头兵’和‘先行者’,让生态文明理念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张玉军说,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示范区的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普遍在省内名列前茅,将近一半的“两山”基地生态状况达到“优”级;绿色发展持续领跑,创建地区率先推动从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在各省大都是领先水平;“两山”转化路径更宽,引导各地依托生态优势开展实践探索,凝练形成“护绿换金”“聚绿成金”“借绿生金”三种转化路径,以及生态补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金融等七种转化模式;制度创新走出新路,鼓励地方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进行探索,如“积分银行”等好做法,有效调动了老百姓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
目前,2025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张玉军介绍,今年的遴选工作有一些新变化,一是优化了指标,聚焦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优化调整了部分指标。二是简化了程序,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管理规程进行了修订,由原来的“规划引领”改为“指标导向”,进一步简化了程序,切实为基层减负。三是减少了频次,新的遴选工作周期从一年调整为三年,控制数量,优中选优,树立创建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四是加严了监管,在日常,出现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的,进行警告;对命名满六年的开展复核评估。
“通过全周期监管,确保引领示范的持续性,不能让牌子一挂了之。”张玉军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按照修改后的规程指标,开展新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遴选工作,同时加强宣传推广,系统总结提炼典型经验,持续讲好中国生态文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