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文子玉
7月1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多项指标提前完成,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申长雨说,“十四五”时期,我国完成专利法新一轮全面修改,建立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等,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20年的80.05分提升至2024年的82.36分,整体步入良好阶段。此外,知识产权运用取得新成效,成功推动一大批专利实现转化和产业化,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的44.9%提升至2024年的53.3%,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的11.97%提升到2023年的13.04%。
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是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申长雨介绍,在存量专利盘活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全国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了全部存量专利的盘点和价值分析,筛选出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组织45万家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做好匹配推送。同时,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筛选出9000余家高成长型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支持,按需匹配专利预审、专利导航、转化对接、投融资等个性化服务。此外,指导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建立以产业化前景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制度,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和专利转化尽职免责改革,积极推广“先使用后付费”、“开放许可”等转化模式,助力更多中小企业高效、低成本使用专利技术。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性指标之一。“截至今年6月,已经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介绍,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占比较高。截至今年6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已经达到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七成左右,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我国已储备一批高价值核心专利。
申长雨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党对知识产权事业的全面领导,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收官,高标准谋划“十五五”事业发展,更好发挥知识产权对内激励创新、对外促进开放的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知识产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