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云南旅游的张先生跟随“清廉云南地图”微信小程序指引,前往楚雄彝族自治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姚安纪念馆。“的确不虚此行,馆里文物很多,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的清廉风骨。”张先生说。
今年1月,云南省纪委监委推出“清廉云南地图”微信小程序,数字化整合全省廉洁文化资源,分设清廉地标、清廉单元、廉洁文化三项内容,收录各州(市)廉洁文化阵地、场馆等,通过地图导航、线路推荐等功能,帮助各单位更好开展廉洁文化教育,让干部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廉洁文化的浸润熏陶。
自2月24日起,该省纪委监委微信公众号每周一固定推出跟着“清廉云南地图”游州(市)系列海报或视频,分批推介廉洁文化资源,融廉于景、化廉入心。截至目前,共推送13个州(市)系列内容,小程序累计访问量5.9万人次,累计用户2.95万人。
云南省委自2023年部署开展新时代廉洁文化“强基行动”,统筹推进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拓宽传播渠道,强化纪法通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省纪委监委既丰富创新廉洁文化传播方式载体,又立足职责督促宣传、文旅、妇联等部门抓好责任落实。省纪委监委驻省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督促省文化和旅游厅修改推出廉洁话剧《生死倒计时》,编排《清廉人家》《话廉政 送清风》等40余个廉洁剧目,结合展演展播,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
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联合职能部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元素,通过微视频、主题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公众对廉洁文化的参与度。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一军团长征过武定时,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以实际行动播下了廉洁的种子……”“五一”节前,在武定县白路镇木高古村红色教育基地,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认真聆听红军长征过武定的故事。
作为革命老区县,武定县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及教育阵地。县纪委监委与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联合打造“红廉路线”,串联武定特别支部纪念碑、尖山铺战斗遗址等一批阵地,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接受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廉洁基因。2024年以来,受教育党员干部超1万人次。
大理白族自治州纪委监委深入挖掘非遗中蕴含的廉洁理念,组织专业团队,走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并收集资料,结合专家学者研讨,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廉洁文化内涵,运用白族大本曲、三道茶、扎染、木雕等,创作了一批非遗主题廉洁文化作品。
“我们还依托各地博物馆、文化馆、非遗传承中心等场所,设立非遗廉洁文化展示专区,集中展示了260余件以廉洁为主题的非遗作品,推动实现非遗‘老手艺’与廉洁元素新表达的有机融合。”大理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说。
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云南省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的活动,推进党员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筑牢拒腐防变家庭防线。祥云县纪委监委组织全县党政“一把手”观看庭院实景话剧《抉择》,以警示教育提醒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管好配偶、亲属子女。会泽县纪委监委深入剖析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案例,梳理出违规宴请、收礼、异常收支等多个环节风险点,制作家风监督提醒卡,在“清风·家”等活动现场向党员干部家属发放。(劳琳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