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紧盯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以有力有效监督防范化解粮食安全风险。图为该省金华市婺城区纪检监察干部在古方粮库了解政策落实、干部作风等情况。 吴敬连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对“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纪检监察机关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要深学细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政治、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纵深推进政治监督、正风反腐,压责任、纠偏差、防风险,坚定有力护航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以政治监督强保障,持续推动打造令行禁止的发展环境
强化政治监督、保障政令畅通,是纪检监察机关护航中心大局的职责所在。要始终聚焦“两个维护”根本任务,紧扣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做深做实政治监督,推动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全力保障改革攻坚、发展提质。
找准切口“具体督”。政治监督要抓在关键处、督到点子上,必须下落一层找准切口,严防泛化、虚化、简单化。要聚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领域改革发展重大任务,找准牵引作用最明显的突破口,盯牢抓、持续督,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综合分析信访举报处理、巡视巡察、案件查办等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找准问题矛盾最集中的着力点,督具体、具体督,充分释放以小切口保障大战略、服务大治理的撬动效应。
紧盯问题“精准督”。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督,敢于触及矛盾,勇于动真碰硬,做到真发现问题、发现真问题。突出盯责任、看担当精神足不足,对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上畏难不前、等待观望的,及时指出、坚决纠正;突出盯作风、看工作举措实不实,对脱离实际作决策、定政策或者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导致群众利益受损的,严格查纠、严肃追责;突出盯落实、看实际成效好不好,推动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促进各项改革发展政策措施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
健全机制“常态督”。政治监督必须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以常态推动促进长效落实。建立健全“月通报、季会商”等统筹调度机制,对政治监督项目推进情况定期盘点、动态问效,确保监督责任不挂空、工作推进不断档。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反馈、整改、治理、巩固”闭环处置机制,既抓立行立改、推动整改销号,又抓举一反三、深化面上治理,放大“监督一点、治理一片、规范一域”的综合效果。
以正风反腐清障碍,持续推动打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风腐问题破坏公平正义、损害营商环境、扰乱经济秩序,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拦路虎”“绊脚石”。要主动适应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把握风腐一体交织特点,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坚决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着力营造更加积极健康的政治生态、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整治。聚焦金融、国有企业、能源、消防、烟草、医药、高校、体育、开发区、工程建设和招标投标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盯住抓,深入治,不断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一方面,一严到底纠乱象、查腐败,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等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治花样翻新的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另一方面,步步深入抓改革、强监管,强化以案促改促治,推动一类问题一类问题改彻底、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治到位。浙江省纪检监察机关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连续四年开展招标投标领域综合治理,在严查腐败、严纠歪风的同时,推动招标投标管理体制改革和智慧监管监督系统建设,通过织密“制度+技术”的笼子,着力推动形成“事前不敢违、事中不能违、事后违不起”的良性循环。
持续深化风腐同查同治。坚持以严的基调推进风腐同查,把准由风及腐的利益链,健全由腐纠风的工作链,做到纠风、查腐并重互促,不断强化严惩风腐交织问题的高压态势。坚持以统的机制推进风腐同析,健全定期会商研判等机制,将信访反映的热点、监督发现的苗头、办案移送的线索、巡视巡察了解的问题等统起来看、统起来抓,及时分析研判查的策略、治的方案。坚持以实的举措推进风腐同治,针对风腐一体典型案件,跟进打好查摆剖析、案件通报、警示提醒、建章立制等“组合拳”,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全面提升综合治理效能。坚持以智的手段推进风腐同防,深入开展公权力大数据监督赋能“三不腐”一体推进,特别是不能腐的研究和实践,在抓早抓小上更快一步,在抓源治本上更深一层,不断前移防的关口。
持续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对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出专门部署,要求再狠抓两年、确保取得更大成效。我们要从民心向背的高度,再加力、再攻坚、再突破,着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紧抓责任“牛鼻子”,深化“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牵头抓总、部门协同推动、市县主抓主战”的联动体系,层层压实责任,严防松劲懈怠,凝心聚力打好总体战。要紧盯县级主战场,用好下沉指导、带案下访、领导包案等举措,针对工作薄弱县加强重点督导、蹲点帮扶,推动认识统一到位、工作到边到底。要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健全完善“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等机制,聚焦“校园餐”、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医保基金管理、养老服务等方面突出问题,拿出硬招实招,做到真抓实抓,让群众感受到每年都有新变化新进展。
以严管厚爱促担当,持续推动打造实干争先的发展环境
改革攻坚克难、发展爬坡过坎,尤需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发有为。要综合发挥党的纪律教育约束、保障激励作用,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严格而不严苛、宽容而不纵容,引导推动党员干部在纪律上管住手脚、在事业上放开手脚,持续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实实在在为基层减负。形式主义问题加重基层负担、增加工作能耗、阻碍高质量发展政策落地,干部群众反映强烈。要把基层痛点作为整治靶点,聚焦文件会议“明减实不减”以及督检考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突出问题,找准症结、靶向发力,不断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减负获得感。一方面,要巩固成果防反弹,持续抓好精文减会、规范督检考、基层组织“滥挂牌”问题整治等,久久为功、反复敲打,以量变促质变。浙江连续两年开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整治,分层分类推动削减取消、整合兼并、优化提升等措施,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走村入户查实情、办实事。另一方面,要深化整治防变异,紧盯形式主义新动态、新表现、新趋势,快速反应、及早纠治,坚决防止成风成势。
用心用情为干部赋能。统筹抓好预警提醒、精准问责、澄清治诬、回访教育等工作,旗帜鲜明地为行动派、实干家撑腰鼓劲。坚持纪律教育、预警提醒常态抓,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四种形态”层层设防作用,注重用好第一种形态,突出抓早抓小抓苗头,防止小错成大过。坚持澄清正名、诬告治理统筹抓,把澄清治诬研判纳入检举控告处理工作闭环,探索完善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推动澄清更有温度、治诬更有力度。坚持执纪问责、回访教育精准抓,要深化精准问责,严格落实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问责案件提级审核、质量评查等机制,坚决防范“行政命令式”问责、“问下不问上”等问题挫伤干部积极性;要深化回访教育,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成果运用,鼓励受处分干部卸下心理包袱,重新站起来、奋力跑起来。(傅明先 浙江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监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