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书市一角 刘同华 摄
书市展销的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部分图书 刘同华 摄
出版精品展销区 刘同华 摄
读者在认真翻阅图书 刘同华 摄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以“书香京城 悦读春天”为主题的2025北京书市在京举办。作为北京文化论坛会客厅常态化活动之一,本次书市汇聚出版发行行业最新成果,整合文商旅体优质资源,为广大读者奉上一场年轻态、文艺范、惠民性兼备的文化盛宴。
近200家出版社携精品出版物集结在此
本次书市主展场的主题出版物展区、出版精品展销区、儿童精品阅读区、特价书展销区、实体书店街区等亮点纷呈,特色鲜明。全国19个省市区近200家知名出版社携精品出版物在此集结,50余万种新书好书令人目不暇接。
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主题出版物展区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主题图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著作、《复兴文库》等主题出版物,开展主题图书展示展销和重点图书、书单推荐。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中轴线申遗等紧扣时代脉搏与地域特色的主题图书,中国好书、京华好书、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等优秀出版作品纷纷亮相,涵盖文学、社科、科技等多个领域。集合国内外知名童书品牌,展销数万种丰富多样的绘本、科普、益智类等儿童读物。此外,还邀请到70多家北京特色书店及部分京外优质书店,集中展示展销图书及文创产品,为读者提供更丰富更精彩的选择。
在北京出版集团展位区域,可以看到重点陈列的《北上》《宝水》《阿娜河畔》等近年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的优秀作品;以及集中展示的“艺文北京丛书”,《云落》《小说中的北京》《北京城的脊梁:中轴线的故事》《我的名字叫啊吨》等荣获“京华好书”的精品佳作;还有重磅展陈的《中国改革开放精讲》《中国军事专家文库(第一辑)》《父子书》《我的学生时代》《超低空飞行:同时代人的写作》《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大运河:发现、传承流动的文化》等新书新作。
据悉书市期间,北京出版集团邀请知名作家、学者带来“谈谈书法的节奏感”——《中国书法之美——汉字美的历程》新书分享会、“中国生态博物丛书”(第一辑)新书发布会、画说京城书店——《漫游京城书店》作者分享会、古地图中的三山五园——《北京三山五园古旧地图集》作者分享会、烙笔生花——烙画里的国风草虫暨《丹青草虫 说文解字话昆虫》作者见面会等多场文化活动。
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原副主席张平表示,阅读是与世界对话的桥梁,全民阅读是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北京作为首都始终重视文化建设,通过书市让书籍走进生活。在数字阅读时代,应融合纸质书、有声书、电子书、短视频讲书等多元形式吸引大众。作家更应以贴近人民生活、引发情感共鸣的作品,让阅读成为全民自觉选择,以全民阅读助力民族文化兴盛。
150余场活动让读者畅享阅读
本次书市推出的“悦读春天”大讲堂将举办150余场文化活动,邀请到李敬泽、聂震宁、马伯庸、黄蓓佳、刘一达等名人名家,为读者带来新书首发式、阅读分享会、读书会、银发阅读、文化讲座、嘉宾对谈等丰富的文化活动。
书市还将延续广受欢迎的集章打卡活动,以书市地图、优惠券包等为载体,吸引读者参与打卡。同时,副中心分展场还将与通州张家湾时尚缤纷节、台湖爵士音乐节、运河开槽节等活动形成联动,推出“副中心文旅推荐路线”。读者逛书市之余,还能感受音乐魅力和传统民俗活动乐趣,实现“逛书市、游景点、享生活”一站式体验。
在北京书市的阅读新场景区,台湖会贸的文创展棚汇聚了国内知名文博文创品牌,以“让文物活起来”为核心理念,将华夏千年文明浓缩于方寸之间。其中,复刻自明孝端皇后凤冠的冰箱贴引起很多人驻足。这款产品精准还原文物原型的璀璨细节,宝石镶嵌工艺熠熠生辉,既是对大明盛世美学的致敬,也是现代匠艺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
台湖会贸还在阅读新场景区域引入三联书店、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人民等精品大社,精选全国知名出版社的经典著作、新书力作及获奖作品,涵盖社科、文学、历史、艺术、少儿等多元领域。人民出版社的《毛泽东选集》《百年红色家书品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中国历史年表》《中华文明史简明读本》等权威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读者梳理中华文明脉络的同时,以红色经典赓续精神血脉,致敬时代精神。
“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道出了所有热爱阅读人的心声。
阅读使得一个人在社会上有更强的竞争力,也使得一个社会有更加厚重的底蕴和发展的动力,因为这是在给人生打底子,决定了一个人到底能够走多远。
只要读书,就有收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那些名著、经典中,蕴含着人生的经验、人类历史的财富、世界的奥秘等,能够开阔一个人的胸襟、见识,铸就一个人的格局、气象,这是软实力。这些东西不会立刻就体现出来,但是一定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这会使得我们的社会有更厚重的底蕴和更强大的前进动力。”
通往书山的路不止一条
与以往相比,在科技进步、文明昌盛的今天,读书被高度重视、大力提倡。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指出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倡导全社会加强读书学习。
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都说“相由心生”,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和厚度,还能塑造品格形象。正如在书市中华书局展区展示着的一句话:“读书让你哪怕深陷泥泞,也依然可以仰望星空。”
清代有位诗人萧抡谓写过一首《读书有所见作》诗:“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这首诗通俗易懂,形象深刻。读书学习对一个人提升涵养和气质、开阔眼界和格局大有裨益,道理是不言而明的。
今天,科技的跃迁,正以深远的方式重塑阅读的生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超过半数成年人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从木牍、竹简、缣帛到纸张,再到如今的一方屏幕,通往书山的路不止一条。
比如首都图书馆行读系列活动就面向全龄读者,跨界互动、跨省联动,精心打造读、讲、观、赏、访、行、研多维合一的文旅融合行读活动,推出40余条行读路线。“文脉印象”阅读推广活动通过3场名家大师课及16条特色行读线路,开启一场穿越历史与现代的文化之旅;“山水奇旅”科普行读活动用7条线路带领读者解码北京独特的山脉水系;“探寻北京红色记忆”活动漫步京津冀12条红色行读线路,为读者特别是青少年呈现一个丰富的红色文化世界;“京津冀晋蒙民歌之旅”由首都图书馆与华北四省区图书馆联合推出,通过5场“赏读会”与“研读行”打造集“阅读+民歌+体验”于一体的“别样的阅读”。
同时,本次书市京津冀主题出版物带领读者领略三地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特色文创产品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设计,非遗产品展示三地传统技艺魅力,让读者足不出京就能选购三地特色文化产品。此外,浙江台州文旅、宁夏银川文旅、湖北恩施文旅、陕西西安文旅等多家文旅单位携特色文创产品和图书亮相,集中展现各地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风土特色。
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是我们读书却在每一天,正所谓“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人与书的相遇,就像人与人的相遇一样。人是流动的,书也是流动的,但总会有一个时刻,人与书会暂时停止脚步,彼此凝视,由此诞生的一切,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穆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