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深度关注丨追根溯源实证中华文明发展历程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3-03-29 07:30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追根溯源实证中华文明发展历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3月28日,国家文物局揭晓“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图为俯瞰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考古方舱。

  图为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发掘出的龙泉窑瓷器。 新华社 发

  3月28日,国家文物局揭晓“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山西兴县碧村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等10个项目入选。

  考古发现,一眼千年,让今天的我们得以深刻认识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作为过去一年田野考古工作的杰出代表,入选项目有何亮点?呈现出中国考古学怎样的发展趋势?为中华文明延绵不断、多元一体、兼收并蓄的发展脉络再添哪些实证?记者采访了多位项目负责人和专家。

  十大考古新发现地域覆盖范围大,年代分布广,内涵价值十分丰富

  从远古人类苦求生存的旧石器时代到初见文明之光的夏商周时期,从连接北宋汴京和大运河的开封州桥到“海上丝绸之路”温州朔门古港……今年共有32个考古项目参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2个入围终评,10个最终脱颖而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感慨这是非同寻常的考古“大年”:“我做了十多年的评委,今年优秀项目多,竞争尤其激烈。入选项目的地域覆盖范围广,年代分布均衡,内涵价值十分丰富。”

  因年代最为久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被列在十大入选项目之首。这是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动物化石和石制品三位一体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人类起源问题向来备受考古界关注。100万年前的郧县人,处于直立人200万年演化历程的关键中间节点上,它的发现让人类在东亚的演化链条更加完整,研究价值无可替代。

  2022年5月18日,在距“郧县人1号头骨”发现33年后的同一天,“郧县人3号头骨”面世。“在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发现完整的人头骨都是非常罕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陈星灿说,3号头骨比1号、2号头骨更完整,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形,因此能提供更加丰富真实的性状信息,弥补此前两具头骨变形的缺憾。

  “3号头骨是迄今欧亚内陆同时代最为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为实证中华大地百万年的人类演化史,探讨东亚古人类演化模式、东亚直立人来源等重大课题提供了翔实而关键的化石及文化证据。”学堂梁子遗址项目负责人陆成秋说。

  山东临淄赵家徐姚遗址是一处距今1.1-1.5万年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人类遗址,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至少有3处火塘,围绕火塘陆续发现陶片、陶塑等遗物1000余件,为理解陶器起源、北方农业起源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填补了山东地区史前考古的关键缺环,成为我国万年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实证。

  “有人在这里进行了一场烹饪活动,用陶锅煮了肉汤。等待烹饪时,他们可能随手捡起泥巴随意地做了陶塑并扔到了火堆里。之后,他们带走了有用的资源,留下一堆‘垃圾’,也正是这些‘垃圾’让我们观察到古人的生活……”在终评会上,赵家徐姚遗址项目负责人赵益超生动复原了一处古人临时性活动营地的画面。

  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看来,实物成果之外,通过考古发掘揭示了一个营地全貌非常难得。“那个时代比较早,人遗留下来的痕迹很弱,稍纵即逝,这样的场景重现弥足珍贵。”

  入选的新发现不仅诠释了我国早期人类起源、史前文化与中华文明发展等,还更新扩充了人们此前的历史认知。

  夏商周三代文明承上启下,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处于该时期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河南安阳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陕西旬邑西头遗址等项目此次入选。

  据文献记载,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不过,这个王朝以往只存于文献,缺乏有力的考古成果证明它的存在。自1959年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掘,考古工作者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主干道路网络、宫城、宫殿建筑群等重要遗存,确认它是中国青铜时代最早具有明确规划的大型都城。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这是夏代晚期都城。

  2019年以来,考古人员开始新一轮发掘,在中心区新发现更多主干道路及其两侧墙垣,并推测作坊区、宫殿区、祭祀区以西至少各存在一个分区。研究发现,二里头都城为宫城居中、显贵拱卫、分层规划、分区而居、区外设墙、居葬合一的多网格式布局,显示当时有明确的规划,暗示当时有成熟发达的规划思想、统治制度和模式,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

  “这是二里头都城布局考古中的重大突破,让我们联想起后来汉唐时期的里坊制度。”王巍说,夏在都城格局、青铜器制作、玉礼器技术等方面开了先河,可以说五千年文明在夏代进入中原王朝引领的阶段。

  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成常态,科技考古大显神威,主动性考古发掘比重显著增加

  “目前,我们针对碧村遗址已经实施了遗址年代、古环境、手工技术等方面17个专题的科学探索”“一个绿松石的拉曼光谱分析显示,这样的绿松石很可能来源于新疆等我国西北地区,也就是说这里和西北地区存在明显的远程交换贸易线索”……在终评会现场,山西兴县碧村遗址项目负责人张光辉一一列出多学科合作考古成果。

  不只是兴县碧村遗址,记者在终评会上看到,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成常态,科技深度参与考古田野调查、勘探、现场发掘、研究分析、文物保护的全过程。

  科技成为考古发展的新动力,助力多维度解读古人留下的信息。“从今年入围的项目可以看出,科技考古大显身手。”王巍说,科技手段为考古学、考古学家提供了“望远镜”和“显微镜”,可以看得更远、更细微,体现了新时代考古的新发展。

  在学堂梁子遗址新一轮考古发掘与研究中,考古队采用最新的田野考古规程和前沿科技手段,对埋藏头骨化石的部位及时进行了扩方发掘,基本厘清了化石的分布、埋藏和产状及与其他动物化石、石制品等遗存的层位与空间关系,完成了地层与埋藏状态的高精度激光扫描记录和发掘过程的高清晰三维建模等。

  “我们采集了1400多份用于年代、环境、埋藏、残留物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等多学科研究的样品,拍摄了20多万张高清图片,进行了20多次高分辨率实景三维建模,留取了海量的发掘图片、影像和数据资料。”陆成秋说,以前采用电子自旋共振、铀系法、古地磁方法测年结果指向距今约100万年,新的取样和多方法测年将会得出更精确的年代数据。

  王巍认为,从考古发掘的原因来看,除具有保护性质的基本建设考古项目外,具有明确学术目的的主动性考古发掘比重显著增加,考古工作者更多地围绕学术研究设置课题和发掘项目。

  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就是代表之一。2016年到2022年,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珲春市文物管理所对古城村寺庙址进行了连续7年的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对推动图们江流域高句丽、渤海国考古学研究,促进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考古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从“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布会上了解到,当前,中华文明探源第五阶段研究、“考古中国”18个重大项目正在统筹推进,254个主动性考古发掘项目系统实施,1432个基本建设考古项目高效开展,取得一系列重要新发现新成果。

  考古新发现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新的实证

  近年来,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秦汉之后的考古发现占比呈现增加趋势。今年,在22个入围终评的项目中,有半数属于秦汉之后的考古发掘,最终有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吉林珲春古城村寺庙址、河南开封州桥及附近汴河遗址、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等4个项目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原来有句话,叫‘古不考三代以下’,也就是说夏商周三代以后有文献就不用考古了。现在这种旧观念已经改变,秦汉以后遗址考古工作力度加大,重要性凸显。”王巍说,很多秦汉以后的重要考古发现填补了大量古代文献记载中的空白,丰富了我们对历史时期各王朝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认识。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共同书写文明历史,创造灿烂文化。2022年考古新发现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提供了新的实证。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我们把这些现象叫作‘满天星斗’的中国史前文化,并不一定有所谓的‘中心’。后来,各个区域的文明彼此交流,逐渐形成了一些相同的文化基因,中华文明在多元的基础上走向一体。”赵辉说。

  “秦汉以后,在大一统的中央王朝体制下,多元一体进程不断巩固发展。”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学术院长霍巍说。

  “以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为例,它的一个特点是延续时间很长,从两晋一直延续到宋元明时期。而两晋以来恰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高峰时期,中国西南地区又是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的重要区域。”霍巍提到,出土的随葬品中,既有大量带有中原色彩的瓷器、铜镜等,也有少数民族风格的器物。从丧葬方式、墓地布局等方面也能看出,多民族在西南边疆交往交融、和谐相处。

  “这犹如一幅横跨1400多年的历史画卷,为我们重新展现了在中国西南地区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进程。”霍巍说,考古实证的宝贵之处在于提供丰富的细节,历史场景在发掘、研究、解读中活化,这是文献难以提供的价值。

  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入选的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项目重现了“温州外滩”的繁华景象。

  “水陆相连,江河一体。这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在世界航海史上具有突出价值。”霍巍说。

  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将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遗存发掘出土,将尘封的历史揭示出来,一个个考古发现,既展示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也能从中看到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成果丰硕,88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陆续实施,为科学阐释中国境内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关键问题提供珍贵实物证据。此外,中国在科技考古、多学科交叉考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逐渐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一条长河,要知道她源于何处,才能知道她流向何方。”赵辉说,只有深入到对历史本质的认识时,才能真正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考古发掘破译文明密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何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