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中国石化:拓展"大监督"广度 提升监督效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9-04-29 06:30

  近日,中国石化组织的由纪检监察、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多个专业人员组成的督察组,完成了对中安联合煤化工项目的派驻督察,围绕项目“投资、合同、安全、质量、进度和廉政”等6大控制点,督察组先后开展专项检查等22项,发现问题323个,提出整改建议93项,促进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针对投资额度大、建设周期短、风险防控压力大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联合监督,推动项目廉洁高效实施是中国石化探索发挥“大监督”作用的缩影之一。

  “‘大监督’是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形成监督合力,推进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中国石化纪检监察组组长蒋亮平表示。中国石化以成立集团公司及直属单位两级监督委员会为抓手,整合纪检监察、巡视、审计、监事会、干部人事等监督资源,建立并不断完善党组(党委)全面监督、纪检监察机构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和业务部门职能监督、基层党组织和单位日常监督、党员和职工民主监督“五位一体”的“大监督”格局,实现对董事会、经理层及其人员,以及所有行使经营管理职权的机构及其人员的监督全覆盖。

  聚焦提升治理效能,不断拓展“大监督”深度广度。在运行机制上,集团公司监督委员会持续完善工作规则和相关机制,实施季度例会制度,推动“大监督”运行更加协调顺畅。率先主动对接20多家省区市纪委监委,探索形成央企与地方纪检监察机构协同开展审查调查的有效途径,企地监督合力不断增强。各直属单位也积极探索完善“大监督”格局,齐鲁石化建立季度监督委员会联席会议、年度监督计划提报、日常监督运行、督办保障四项机制,通过完善监督运行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的管党治党责任;镇海炼化持续延伸“大监督”触角,成立“微腐败”整治工作课题攻关组,梳理识别出全公司138个“微腐败”易发岗位、85个高风险职权以及相对应的1582条管控措施,有效防范廉洁风险……

  各个监督主体、各种监督资源统筹协调,既各有侧重又整体联动,使各类监督的目标更聚焦、发力更精准,取得了较好效果。2018年,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监督委员会全年研究重点监督任务10余项,参与协作部门及单位20余家,发现和推动解决了一批重大风险问题。通过精准实施执纪监督,中国石化信访举报量同比下降18.7%,降幅在央企中位居前列;持续做深做细日常监督,建好用好领导人员廉洁情况“活页夹”,对726名党员干部进行廉洁筛查;深化巡视巡察监督,全年对56家直属单位开展巡视,推动19家单位开展党委巡察。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要下大力气探索创新实践,做实做细监督职责。蒋亮平介绍,为适应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需要,中国石化将在2019年持续深化、完善提升“大监督”格局,把体制机制优势转化成监督优势,进一步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石化纪检监察组 || 责任编辑 李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