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用工规范了,支出账目一目了然,原来的‘糊涂账’理清了……”近日,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一名村民在村公示栏前,对前来回访的县委第三巡察组工作人员说道。
此前,滨海县委第三巡察组巡察滨淮镇期间,发现某村存在以村级用工为名乱支滥报问题。最终,村综治专干王某某被给予警告处分。
滨海县委巡察机构把对村巡察作为强化基层监督、完善基层治理的有效手段,创新巡察方式方法,采取直接巡、专项巡、镇村一体巡等方式,紧盯“小微权力”、乡村振兴、民生诉求等多个领域,分类施策开展对村(社区)巡察。
在巡察中发现,随着农村民生项目增多,村级劳务用工领域优亲厚友、虚报冒领、变样报支等问题较为突出,群众反映强烈。
县委巡察机构坚持从村级问题看监管漏洞,推动县镇村三级联动整改,向相关职能部门有针对性地发放整改建议函4份,向县纪委监委移送相关线索180余条。推动县农业农村部门出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五必一督”工作机制,促进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向善向好。
县纪委监委明确将村干部及其近亲属、出工频繁的人员作为重点人群,紧盯申报实施、报账审核、结算公示等环节,严肃查处违法违规侵占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虚报冒领、滥支滥用、私设“小金库”等问题,坚决纠正白条入账、现金结算、财务不公开、民主理财流于形式等不规范情形。
为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县委巡察机构组织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开展质效评估,将群众参与评价巡察整改作为整改质效评估的重要环节,采取听取整改情况汇报、开展个别谈话、邀请群众代表整改评议、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被评估党组织在落实巡察整改工作中形成的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好的经验做法,确保巡察反馈件件有整改、事事见落实。(江苏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