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在建筑外墙或房顶的发电玻璃,用光伏板铺成的光伏路面,薄如纸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些在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亮相的能源“黑科技”,令人耳目一新。
“能源低碳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在当今世界,解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目标。
走一条煤炭“减优绿”之路
“我国的能源结构与供需关系决定了未来20年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说。如何把煤炭这一“黑色”资源变“绿色”,是我国能源低碳发展绕不过的课题。通过近5年来的探索,山西走出了一条煤炭“减优绿”之路。
走进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科学家们正在不停尝试着向煤中加入各种催化剂,转化成各种高端化学材料。一块普通的煤炭也会“七十二变”,得到与人们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环保材料。
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内的煤转化实验室
“比如来源于石油化工的汽油柴油、水管等模具、用于汽车行业的塑料,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据煤化所研究员李俊汾介绍,山西煤化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能源重大战略需求,以协调解决煤炭利用效率与生态环境问题为目标,开展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系统集成创新。研发的煤气化、煤制油、甲醇制汽油和化学品等技术已实现工业化或正在准备工业化。“能源革命就是要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低碳、绿色和可持续的能源利用,这些技术都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也是保障我国能源供给不被卡脖子的核心技术。”
在潞安,经过60米高的熔炉煅烧、数百公里长的管道“桑拿”,劣质煤变为5条高科技产业链、270个型号的精细化学品;在同煤,操作人员在调度中心轻点鼠标,智能综采设备源源不断地把“乌金”运到地面;在山西焦煤,首个国家级炼焦煤价格指数——中价·新华山西焦煤价格指数,正引导上下游协同发展,实现供需双赢……
截至目前,山西全省累计退出产能8841万吨,煤矿数量首次降到千座以内;原煤产量连续两年退居全国第二;建成了23座国家级绿色矿山,10座煤矿开展矸石返井、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绿色开采省级试点,山西煤矿正在向绿色智能开采迈进。
做一名“夸父”追寻清洁能源
能源低碳发展,不只是在“煤”上做文章。近5年来,我国能源行业以绿色低碳为方向,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化和非化石能源规模化,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清洁能源利用,坚持绿色发展,山西正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
具有无污染、无噪声、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的光伏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光伏电池可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输出产生电力。在山西晋中,全国首家实现异质结产品量产的光伏组件生产线已运行两年,一种全新的超高效太阳能组件正在尝试量产。
“我们研发的最新一代光伏电池板双面都可以发电,而且工序更简单,烧制更低温,能耗更低。”山西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晋能集团”)的研发工程师张娟说,这些代表着全球最先进技术的太阳能组件完成组装后,将发往国内多个省份,更多的将运送到日本、韩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全球十多个国家。
山西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内的光伏电池板生产间
做一名“夸父”追寻清洁能源,推动能源高效利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晋能集团总工程师杨立友带领众人把这家企业打造成了光伏行业的“领跑者”,跻身全球前5%最先进产能行列。“我们这条生产线就是要在全球起到引领作用。光伏异质结组件方面的研究日本已经有20多年,我们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能做到高于日本的转换效率,现在在全球异质结的生产线上是名副其实最好的。”杨立友告诉记者,在太阳能行业里,中国的研发和量产能力已经走在前列,光伏产品占到了全球市场的70%以上。
“马路上的蓝天白云”
能源革命,改变的不仅仅是政府、企业,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太原市区的街道上,蓝白相间的纯电动出租车有序驶过。2016年,太原市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纯电动出租车的城市,绿色生活理念渐入人心,“的哥”“的姐”把这些出租车形象地称为“马路上的蓝天白云”。
太原市区街道上的纯电动出租车充电站
“一般是交接班的时候充满电,中午休息的时候再找个充电桩补一次电,足够一天用了。”一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太原城市面积不大,乘客打车单程一般花费不会超过30元,很适合开电动出租车。
据了解,目前太原的充电站共有176座,充电桩共有7300根左右,而全市的新能源汽车有3万辆左右。“即使这3万辆电动汽车全部上路,一根充电桩一天也只需要服务三四辆电动汽车,按一辆车充满电需要3个小时计算,足够车辆使用了。”在相关工作人员看来,太原市的纯电动汽车已经没有了“里程焦虑”和“充电焦虑”。
“以前洗澡的水温忽冷忽热的,浴室改造之后,什么时候从矿上来都有热水,温度适宜,我们都很满意。”在太原市西北部古交的山西焦煤东曲煤矿,洗浴废水的余热利用技术让矿工们感受到恒定的温暖。
山西焦煤东曲煤矿上的洗浴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厂房
据矿厂后勤科科长折旭红介绍,职工澡堂的改造项目采用专利技术,将洗浴废水中蕴含的大量低品位热能提取出来制备新的洗浴水,替代原有燃煤、燃气、燃油、甲醇锅炉,能够达到制备一吨42℃的洗浴水,仅用三度电,实现了能源循环利用及大气污染物零排放。运行三年来,每年节约成本近600万元。
能源低碳发展,未来会有哪些可能?
楼房可以作为“微型发电厂”,以分时段生活场景、交互式餐厅、直流家电、智能洗手间等为标签的智能生活,在绿色智慧能源的驱动下,从城市公共区域的主干延展到社区网络的支干和家庭生活的每一个细微单元……论坛上的未来厅特别设计了能源未来沉浸式剧场,营造出“低碳、循环、智慧、文明”的未来能源供给、利用方式。
能源低碳发展,未来会有哪些可能?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专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少军认为,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系统分布式应用、创新发展将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内容。实现传统能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开发和利用,将是中国能源发展的一大变革。同时,促进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包容发展,建立以储能为核心的多能互补能源体系。
“重任在肩,迫在眉睫。”在太原市委工作的谢洋表示,希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理念能够深入人心,共同展望能源革命带来的美好未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文佳)
-
御风而行 化风为宝 走近海上超级大风机
-
探访世界首个县域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科技示范工程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告捷
-
神舟十二号成功发射 自力更生追求航天梦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 “建桥禁区”创造世界奇迹
-
探索蓝色未知世界
-
新时代 | 雄安站,出发!
-
新时代 | 中国"人"的交点
-
古老运河的文化传承
-
从水墨古镇到云上乌镇
-
大运河——2500年前中国的互联网
-
摁下能源转型“快进键”
-
解放路小故事 时代大变迁之大连解放路
-
长沙有一条"网红"解放路
-
解放路小故事 时代大变迁之天津解放路
-
解放路小故事 时代大变迁之广州解放路
-
解放路小故事 时代大变迁之杭州解放路
-
无人机为美好生活插上“智慧之翼”
-
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智能语音引领人机交互新模式
-
征服月背——嫦娥四号探测器总体部研制团队揭秘
-
遇见大数据的美好未来
-
坚实脊梁托起民族大飞机事业——中国商飞公司蹲点采访侧记
-
点亮粤港澳大湾区的万家灯火
-
大国重器背后的青春面孔——记北斗团队的年轻工匠们
-
今天,北大清华如何讲思政课
-
堙上古村的脱贫故事
-
把党的工作做到青年心坎里——上海陆家嘴金融城楼宇党建纪实
-
从海南看未来③打造高科技新标签 扬帆出海的生态软件园
-
超级计算机“超级”在哪?
-
江南造船:从历史走向未来
-
特高压:打造电力输送“超级动脉”
-
从开放的自贸区到更加开放的中国
-
中国北斗 稳步迈向全球导航
-
雄安新区到底“新”在哪?
-
“复兴号”:跑出中国高铁“加速度”
-
中关村的创新生态就像一处“涌泉”
-
十年磨一剑 国产大飞机冲上云霄
-
“如果每个行业都去实现一个梦想,这个国家将变得无比强大”
-
“蛟龙”探海:深海大洋的世界超乎你想象
-
打赢脱贫攻坚战 井冈山迈过的十道坎
-
看“中国天眼”,听宇宙“心跳”
-
北京新机场:国家发展新动力源
-
“这一次,我们站在了最前沿”——中国量子通信登上世界之巅
-
未来已来,这个码头看不到人——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的“集大成之作”
-
航天员们飞多高,中国人的头就能昂多高!——天宫二号筑梦中国“太空之家”
-
大数据:从国家战略到城市治理实践
-
见,所未见——中国“悟空”探索暗物质世纪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