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女乐官们即将为一场宴会演出。宴会开始前,少女们仔细准备、整理妆容,赴宴途中,她们或嬉戏打闹,或梳妆打扮,或扑蝶戏水,终于热热闹闹来到了宴会现场。
随着时代报告剧《我们这十年》中《唐宫夜宴》单元的热播,“唐宫小姐姐”们又火了。回望2021年春节,《唐宫夜宴》以一场唐代演出前的幕后故事在河南卫视春晚上一炮而红,而“幕后的幕后”,是一群年轻舞者和舞蹈编导热爱并追寻传统文化的故事。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传统文化,令郑州歌舞剧院舞蹈编导、《唐宫夜宴》导演陈琳备受鼓舞。“舞蹈不只是肢体的语言,更是情感和文化的表达,从传统文化中我们能发掘无限创意。展示有意义、有意思、有意境的中华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正是我们作为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用唯美古典舞展现厚重中原传统文化,是陈琳一直以来的奋斗方向,《唐宫夜宴》的创作就来自于一场博物馆之旅。在寻找创作素材的过程中,河南博物院的绘彩陶伎乐女俑,河南博物院及洛阳博物馆内的唐乐舞俑引起了陈琳的注意。“当时第一眼看到这些唐俑时,就仿佛看见了千年前的‘同行’——她们拿着乐器载歌载舞,和我们的工作很相似。”
有了灵感火花后,如何用舞蹈讲好、讲透中国故事,陈琳钻研许久。她翻阅很多相关的历史书籍、请教博物馆的专业人士,学习了解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生活习惯、审美取向等,力图在表演中更真实还原盛唐景象。《唐宫夜宴》中,“从博物馆中走出来的少女”不仅带来了大唐盛世的霓裳羽衣,还把妇好鸮尊、贾湖骨笛、莲鹤方壶、《簪花仕女图》、《千里江山图》等国宝以VR的形式展现在观众眼前。
“中华传统文化就像一个永远挖不完的百宝箱,只要潜下心来研究,就能激发出无穷的创作灵感。”从舞蹈《唐宫夜宴》到电视“奇妙游”系列节目,再到舞剧《只此青绿》,近年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舞蹈、舞剧、电视节目等作品屡屡破圈。在陈琳看来,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这才是国风舞蹈、舞剧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根本原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要求,陈琳已开始着手一系列规划和准备。
她告诉记者,目前正在筹备一部以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人物为元素的舞蹈,现已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即将与观众见面。此外,陈琳对《唐宫夜宴》也有规划,目前她已经向剧院打了申请,希望把《唐宫夜宴》排成一部一小时左右的舞剧。
“以文化为根,以舞蹈为媒,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路上,我将继续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