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铁骨燃尽 > 图片

铁骨燃尽 唯有初心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8-08-06 07:00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四川省通江县委第二巡察组原副组长景龙呈,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42岁的巡察路上,把生命交付给了党的巡察事业,用鲜血和生命践行了基层巡察干部的忠诚干净担当。

 

景龙呈的微信签名

  “以勤补拙;以善待人;以诚做事;以信守诺;以精务业!”这是景龙呈生前的微信签名。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一生的追求,诠释着勤、善、诚、信、精的博大内涵。他是不辱使命、敬业担当的忠诚卫士;他是铁面无私、敢于亮剑的巡察干部;他是躬身为民、村民难忘的“好书记”。

  

景龙呈参加专项巡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动员会

  “我从事的巡察工作本身也是很得罪人的工作,但只要没有整人害人之心,现在得罪他们,是避免他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后他们就会理解的。”

  在每次的巡察工作动员会上,景龙呈都会语重心长地告诫被巡察单位的干部职工:巡察就是要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尤其是一些目前在重要岗位、可能还要提拔的人员更是巡察的重点,如果不早点给他们提个醒,防微杜渐,以后走上更加重要的领导岗位,犯了错误后果更严重,我们也对不起肩上的这份职责和自己的良心。 

景龙呈参加巡察工作相关资料

  “组织安排我参加巡察,本身就是一种信任,如果我拒绝安排或者干不好,就是辜负了组织对我的信任。”据统计,短短的几轮巡察,景龙呈就翻阅账本878本,谈话89人次,反馈整改问题110个,移交问题线索52个,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16条。

  

景龙呈走访土门村贫困户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动嘴,干部跑腿。”担任通江县文峰乡土门村驻村第一书记后,景龙呈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哪家多少人外出”“哪家养了几头猪”“哪家种了几亩地”“哪家致贫原因是什么”,他都一清二楚地记在自己的驻村工作日记本上。 

景龙呈召开村干部会,研究党建、村干部作风建设和脱贫攻坚等工作

  “村干部必须在笔记本上签到。”“村干部要主动向村民说明自己亲戚享受各项惠民政策的原因,并在全村进行张榜公示。”在任驻村第一书记期间,景龙呈特别注重抓班子带队伍,经常召开村干部会,加强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让昔日的“后进”党支部,变成如今的“先进”党支部。 

景龙呈进村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

 

景龙呈晚上利用村民休息时间听民意

  “脚上的泥土有多厚,跟群众的感情就有多深。”景龙呈白天忙扶贫项目建设,晚上利用村民休息时间进农家听民声、察民情 、问民意、解民忧。为了不耽误村民的农忙时间,景龙呈经常利用晚上,打着手电筒,进村入户收集群众对扶贫工作、村支两委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景龙呈为困难群众发放产业发展奖补资金

景龙呈白天黑夜一直行走在帮扶路上

  不记得有多少个炎热的白天,景龙呈奔走在崎岖蜿蜒的山路上,为当地产业发展引进企业,筹集资金,协调产品走出大山,让每户贫困户都有一项长久稳定的脱贫致富产业。

  

景龙呈主动上交驻村伙食费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帮忙不能添乱”,这是景龙呈驻村期间给自己定下的“规矩”。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但必须主动交生活费,因为自己每天有一定的生活补贴。这样的好作风才能让群众心服口服他们这支驻村工作队,才能真正得到群众打心眼里的拥护。

 

景龙呈为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

  急困难群众之所急,想困难群众之所想,“哪家没米吃了”“哪家缺菜油了”“哪家庄稼差肥料了”,这些成了景龙呈心中的“牵挂”。景龙呈对人民满怀深情,在帮扶工作中,心系群众,视群众为自己的亲人。扎根基层,引资金、育产业、促发展,是群众的“贴心人”。

景龙呈生前办公场所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景龙呈生前自己购置的绿萝,又吐翠绿,静静地等待主人前来浇水、施肥、修剪;办公桌上的一沓沓资料,静静地等待主人前来翻阅。

 

景龙呈主动上交礼金的发票

  2014年10月30日,景龙呈到某单位检查非税收入库情况,该单位请他吃饭被拒绝后,又给他硬塞了一个红包。景龙呈回到单位后及时将所收的2000元礼金上交到县财政。

  

  “铁脑壳”“紧局长”“一根筋”……在同事眼中,景龙呈不但是一个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的人,生活中还是一个乐天派,阳光的面容和乐呵呵的笑声常常感染着大家。

 

景龙呈与妻儿在一起

  景龙呈出生在通江县瓦室镇的一个偏远山村,父亲也是一位老党员。景龙呈深受父亲的言传身教,无论是在财政系统工作,还是作为一名巡察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热爱党,忠于人民,都是他一生的追求。

 

景龙呈儿子的散文:《一起走过的雨季》

  在生活中,景龙呈是一个极为简单的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荡气回肠的豪语。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平凡的人,却是儿子心中的英雄和榜样。

  岁月不堪数,故人不知处,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我也知道,人间别久不成悲,可为何这样就匆匆分别……景龙呈去世后,儿子强强写了一篇散文,把自己和父亲的亲情,永远尘封在记忆的长河中。

 (四川省通江县纪委监委、通江县委巡察办供稿 || 责任编辑 王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