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一微党课授课人员名单:陈锦华、连龙山、陈霓。”5月9日,“龙津清风”微信工作群传来一条简讯,提醒我该好好备课了。
怎么讲?讲什么?瞬间我焦急起来,作为一名从事宣教工作的纪检新兵,对于监督执纪没有直接经验,讲信息撰写?说来惭愧,无可圈可点。
“或者你分享一下纪检监察宣教工作体会。想想,一年来什么让你印象最深刻?”见我没有头绪,主任一语惊醒梦中人。我脑海里闪过一首诗、一个人:“忠心映雪,独超百僚胆力,坚贞浩气,永垂乾坤不朽;谏草含霜,惊碎一盏灯花,劲节高风,阅历今古常昭。”说的是出生于福建省长泰县枋洋镇青阳村的明朝监察御史卢经。
从事纪检监察宣教工作以来,令我感受最为深刻的是,在这个民风淳朴的小县城,历史上出现过不少清廉典范。比如不畏强权、五次上疏、为民请命的忠臣廉吏——曾任“十三省巡按”的卢经,还有不以“百姓自愿相赠”而受金的缺金县令赵佩,为官清正、治行素著的祖孙监察御史戴时宗、戴煬祖等。他们虽未有海瑞、杨震等人的知名度,却在千百年来,深深影响着子孙后代。在这里,修身齐家蔚然成风。
最后,我选择了“本地清廉人物”这一主题。为使党课更有趣更有感染力,我特意再次探访了卢经忠谏府,更寻得当年卢经忠谏上书的奏章,听当地群众传颂心中的祖辈,见传统家规成风化人。
在古今对话中,我深深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坚定文化自信,必然要以史为鉴,坚持继承和弘扬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积极阐发其时代价值,发挥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这次微党课的授课效果很好。课后,几位年轻同事表示,没想到这么多清廉人物就生在我们本地,为此深受鼓舞。那些曾听说过这些人物的老同事,则鼓励我多挖掘勤廉人物事迹,使其影响更多的党员干部。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想,告慰这些先贤最好的方式,就是以他们为榜样,坚持“正人先正己”,勇敢出发,用实际行动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尽心尽责尽力。(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纪委组织和宣传部 陈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