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您是哪个单位的?”
我在机关食堂吃得正香,听到问话,立马抬头看眼前的这位中年人。
“我是纪委的。”我自豪地说。
中年人一脸惊讶,接着向我介绍旁边两位正在吃饭的同志:“您看,人家是组织部和宣传部的,我是自由媒体人,我们都是帮人做好事的,听说您是纪委的,我都不敢讲话了!”
他略带玩笑,我却差点被一口饭噎着,顿时没了食欲。
为什么他会这么看待纪委?之后的几天,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脑海。
思考之余,日常工作也在继续。为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委里组织开展全市纪检系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我负责方案、遴选、培训、撰稿等事宜。深入了解报告会上纪检人的事迹之后,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在报告会筹备工作中,纪检监察室仲林主任的老领导给我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1997年,仲林被抽调到徐州参加省纪委成立的联合调查组,对时任邳州市委书记邢党婴立案审查,当时仲林母亲正因突发脑溢血躺在医院,仲林的儿子也只有五岁。在这种情况下,他主动克服家庭困难,奔赴徐州。仲林泪别病床老母的事迹让接受审查的邢党婴想起了自己的身世。原来,邢党婴出生不久就被父母用木桶装着抛弃在暴雨天的淮河,铁路工人老邢发现并养育了他,为了让他牢记党的恩泽,给他起名为“党婴”。已为人父母的邢党婴含着泪和仲林说:“作为父母谁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可我尚在襁褓就被抛弃。你母亲一人拉扯你不容易,而我也愧对父亲,我忘记了他让我牢记的党的恩泽,忘记了信任我的党和人民,我向你交代问题,让你早点回家看母亲。”
可能连仲林自己都没想到,他的“泪别老母”无意间触动了邢党婴的内心,唤醒了他的记忆,让他开始正视自己的问题。我们监督执纪,不是为了惩治,而是让犯了错误的同志能够直面问题,达到教育挽救的目的!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使监督执纪的方式更加多样,在“好干部”思想防线松懈的每一个紧要关头,纪委给予“大喝一声”、“猛击一掌”,让干部警醒起来,防止小错变成大错,让他们放下包袱,积极改正,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改革发展的事业上来。这样的工作怎能说不是做好事呢?这样的监督对广大干部而言才是真正的爱!(江苏省扬州市纪委宣传部 蔡颖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