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png

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不变

  今天,参加庆祝建党96周年主题党日活动,我们观看了《建党伟业》影片,影片中,党在山河破碎、列强入侵、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的情况下,毅然举起了振兴中华的旗帜,于波光荡漾的南湖小船上燃起了共产主义的星星之火。

  看着《建党伟业》中的战争画面,不禁想起了我的老红军爷爷。我出生时爷爷已经去世了,对爷爷的认知全部来自父亲的口中。父亲挂在嘴上的就是爷爷打水井的故事。当年全村为了解决吃水问题,要打一口水井,爷爷身为共产党员和老红军,率先报名参加。可是爷爷在打仗的时候中指和食指被子弹打掉了,右手只有三个指头,握锄头都费劲。可爷爷硬是用麻布把手和锄头绑在一起,参加劳动,最后手被锄头的把手儿磨出了血,结成了硬痂。奶奶心疼,劝他歇歇,可他总说“没事”。当时听爸爸讲这个故事并没有太多的触动,现在回想起来,爷爷发自内心的行动,不正诠释着共产党人奋斗终生、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吗!

  岁月流逝,精神永恒,父亲身上,爷爷那种共产党人的精神依然在传承。1996年夏天,老家爆发特大洪水,县城南部及大部分乡镇受灾严重。当时父亲在保险公司工作,那段时间我几乎看不到他。他天天穿着雨靴、奔波于受灾现场,核实受灾情况,尽快让群众得到理赔款项,恢复生产、生活。我见到他时,他嗓子都哑了,浑身泥泞、满嘴火泡。如今,父亲每当看到战争片中战士浴血奋战、新闻中官兵为群众抢险救灾的画面,眼中总是藏不住泪水,那是种既害怕我们看见,可又掩饰不住的情绪,更是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

  受父亲的鼓励,我大学期间加入了党组织。随着工作经历增长,对党的认识从学生时代的模糊,到从事纪检监察事业逐渐变得深刻。有件事让我记忆犹新,2015年,有一个大娘提着一个蒙着棉布的篮子和一捆蔬菜来到单位,点名要找分管纪律审查工作的杨书记,开始同事都以为是反映问题的群众,便将她迎到了信访接待室。等大娘说清楚来意,大家才明白她是专程来找帮她解决信访问题的杨书记的。看着杨书记与大娘把鸡蛋和一捆蔬菜相互推让的一幕,那种纪检监察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亲密感情,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通过强化理论学习,参加民主生活会,以及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引领,我更加认清了自己的党员身份,认识到了身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在党组织中的职责,感受到8800万党员的荣誉和责任。

  使命就要担当,从“还我主权、还我青岛”“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到“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而这就是中华民族奋进的力量。(天津市宁河区纪委 丁世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