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镜头手记 > 手记

【纪检人·手记】绝不让扶贫政策落空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8-02-25 06:30

  “梁大姐,在家吗?”今年山里的天气比往年要冷得多,春节前,我记挂着村里患病的贫困户,拿了油和米又来到了农户家。

  “在。”随着回应声,只见一名中年妇女走出屋子,笑着迎向我。

  对口帮扶梁大姐一年多了,我最喜欢见到大姐的笑容,就像大山深处努力开放的野菊,很美。

  “这是市纪委慰问你的油和米,折价是190元,我填在你的手册上了,请在这儿签名确认。”一直以来,大姐不太识字,手册都由我帮填。

  “好。”梁大姐签完名,并深深地按上了自己的手印。

  我看着大姐手中的手册,满满的一行行、一页页,每一项帮扶的时间、措施、成效都清清楚楚地记着。一年多来的各种帮扶点点滴滴浮现在眼前。

  梁大姐是一名黎族妇女,她的丈夫前年因病去世,本人也身患重病,15岁的儿子还在读书,家里无劳动力,生活极其困难。我记得去年刚认识她那会儿,是在春节的前一个月,刚和她建立了帮扶关系,一见她,就被她那张被病痛折磨得灰黑的脸所震撼,其间透着隐藏不住的孤苦和无奈。

  当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帮帮她。一方面要在精神上鼓励她,帮她申请各种资助、救助,另一方面还要时刻监督每项帮扶政策的落实情况。也就是在这期间,我养成了“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每次下村,我都会让她拿出她手上的手册及“一卡通”,反复询问、核对、再核对,摸清每一项政策落实的痕迹。

  “刚申请的救助金,民政局已发了,你领到了没有?”

  “市教育局刚发了你儿子的寄宿生活补助,你领到了没有?”

  “光伏产业帮扶收益款已经发了,你领到了没有?”

  领到了没有?领了多少?什么时候领的?像这样的话,我都不知道对梁大姐问了多少遍。特别是因她是重大疾病患者,我对市里的医疗保障政策学了又学,对她的医疗保障措施落实这一块是盯了又盯,生怕错了哪一项漏了哪一项,直到确认她享受了新农合基本医疗、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兜底等政策后,才大大松了口气。

  在扶贫手册上,有一处更改得较为明显的痕迹。那是去年9月,我发现她领取的生态补偿金数目不对,一经核实,原来是她丈夫去世后,信息没有得到更新,依然发放她丈夫的份额。虽然我也曾想,像她这样困难,多拿些也没有关系。但是按规定,人员去世了就不能再享有生态补偿金,在政策面前,我不能犯糊涂。后来,我将情况报告给乡里进行了更正,同时也做了她的思想工作。我告诉她,“我们有困难可以多渠道解决,但不能违反政策。”她很快主动将多领的钱退出,我也就在扶贫手册上重新做了修改,留下了痕迹。

  看着扶贫手册上填写的水泥、涂料以及门窗补贴一栏,我不禁将目光停留,想起这里面的故事。

  那是前年的12月,我第一次到梁大姐家,看到崭新的房屋墙体上,两个应该安装窗户的地方空荡荡的,仅有两块布遮挡着。当时,我很吃惊,她一个人就在这样一个没窗的新家里吃住吗?我追问她为什么不装窗子,她告诉我是因为没有钱买。我知道房屋改造是有补贴的,当时立马向乡里了解情况,乡里说补贴早已拨付,那她为什么还说没有钱买窗子?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我这个纪检人一下子敏感起来。经核实,她的确领了补贴,只是在拆了旧窗准备安装新窗时,查出患病,拿钱先去治病了......我帮她申请了临时救助,这才把窗子装起来了。

  像这样的一件件、一桩桩,总要查清“事实”,错了的就更改、漏了的就补上、没办的就督办,确保梁大姐应享有的各项帮扶政策精准落地生根。经常下乡都会忙到很晚很晚,有些人劝我说,别太较真,只要领到该领的补助就好了,还刨根问底地问为什么会发这些,发的数额对不对,这不是给自己找累吗?但我始终坚守着这份执着甚至是执拗。

  我是一名帮扶责任人更是一名纪检干部,我有责任帮助贫困户解决困难,增加收入,让其早日脱贫,更有责任履行监督职责,监督每项帮扶措施的落实,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这是职责所在,必须责无旁贷。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我们不舒服一点、不自在一点,老百姓的舒适度就好一点、满意度就高一点,对我们的感觉就好一点。”我们党员干部,就是要强化群众观念,增强与群众的感情,俯身子下功夫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现在,梁大姐跟我说,看病已经实现一站式服务了,各项报销救助等直接在医院都给办了,病情也大有好转,她现在还入股村里的黑山羊养殖合作社,生活越来越有保障了。春节前,还有一些单位和部门给她送来慰问金、被子、米和油,虽然今年海南五指山的冬天比往年要冷,但她的心暖暖的。

  在扶贫路上有时会很累,但每当看到大姐脸上幸福的笑容,觉得一切都值得。(海南省五指山纪委 王心紫 |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李灵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