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致邓颖超①(一九五四年十一月九日)
超:
你的休养情况如何?这次没能同来广州,许多同志问到你,我也有时想到你。昨天车过广卫路,发现了广卫楼,快三十年了,不能不引起回忆。明天拟再过万福路,看看南华银行大楼②在否?据蔡大姐③说,她经过文明路,已看出区委的旧址④,我却没有看出。文德路⑤又是什么机关在过?三月二十事变⑥,我们是否住在那条街的巷子里?这次只许走马观花,不许下车探路,时间比上次多,实际恐看得更少。但是如此休养,也别有趣味,我是不择地的。
希望你来信,将休养情况告我。此地冬季似较当年为暖,现在室外日光下的温度在三十度左右,水中在二十五度上下。你如觉得易地休养较好,月中来此住到十二月中再回,也是一个办法。你如同意,我是欢迎你来的,并可更好准备精神参加党的代表会议⑦。如认为移动徒增担负,难得休息,此议即可作罢。
专书问好。
周恩来
十一月九日
(摘自《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注释】
①本文略有删节。
②南华银行大楼,在广州市万福路,是大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军委所在地。
③蔡大姐,即蔡畅。
④区委的旧址,指大革命时期中共广东区委会的办公地点,当时设在广州市文明路七十五——八十一号。
⑤文德路,一九二五年周恩来与邓颖超在广州结婚,住在广州文德路文德楼。
⑥三月二十日事变,又称中山舰事件。
⑦党的代表会议,指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一日至三十一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附邓颖超回信:
邓颖超致周恩来(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十六日)
恩来——我亲爱的老伴:
这次既未能与你同行一游旧地,倘又无只字复你两次来书,岂非倍增歉憾?!病后试笔,特书短笺寄意。
羊城①,是多么值得纪念和易引起回忆的地方!它是我们曾和许多战友和烈士共同奋斗过的地方,又是你和我共同生活开始的地方。三十年前你和我是天南地北害相思,这次我和你又是地北天南互想念。三十年来我和你的共同生活,多是在患难与共、艰苦斗争、紧张工作中度过的。这次你总算得到比较过去稍休闲的机会,可惜我因病不能偕行与你共游旧地,但我仍为你喜且羡,每在静默中心向往之,当和你有不少共鸣的回忆。希望以后有机缘能和你再去共游也。
我无论对什么环境、什么工作,以及对疾病的斗争,一贯都能安心,不致发生什么情绪问题。这次亦复如此。近几日来,我的身体各方面都有进步,待你归来相见时,必能使你高兴的。先此告慰。
不能多写,就此打住。
祝你健好!
邓颖超
1954.11.16
(摘自《周恩来邓颖超通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注释】
①羊城,指广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