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家,我发现家乡在不知不觉中已从一个脏乱差的小镇蜕变成一个绿色、美丽、现代的港口小镇。在家短短四天时间,我从三件小事中看到了这个蓬勃向上的小城镇日新月异的大发展,不仅表现在城镇变得更干净更宜业更宜居,而且很多惠民、利民、便民的好工程带给人们越来越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表姐的新工作
年前,表姐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她对新工作很满意,感到“比干农活省力,厂里给上保险,按件提成,每个月差不多能收入三千元”。表姐家是拆迁户,除了土地补偿款,还分到镇上新建安置区的两套楼房,眼下又就近找到了新工作,小日子过得既踏实又充实。
为推进港口开发建设,周边村庄陆续搬迁,村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姐家所在的村子是2015年开始拆迁的。拆迁前,表姐住的是几间矮旧的平房,居住条件差,生活质量不高。现在搬进镇上安置区新建的楼房,窗明几净,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环境干净舒适,出行也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生活有了质的飞跃。拆迁前,表姐和大部分村民一样,除了务农、打渔,还打些散工,每天劳作辛苦,但收入甚微;现在村民可以去镇上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找工作。这个农村人力资源市场,虽然只是个乡镇级人力资源市场,但它经常举办“送岗位进社区”的招聘活动,不仅为表姐这样的拆迁户,也为周边乡镇的其他群众提供了更多就近务工的机会,很多农民、渔民就地转型成为工人。
大变样的横河
晚上家里要包饺子,我跟着父亲去大棚里割韭菜。路过村头,发现曾经生活垃圾成堆、脏乱不堪的渠道,竟然变干净了。我问父亲那些垃圾怎么不见了,父亲解释说,村里现在有专门的保洁员,每天打扫村里的垃圾。
近年来,新区对所辖村镇加强了道路整治、河道治理、垃圾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方面的管理,大街小巷不再有纸屑乱飞、垃圾乱堆、河道污臭难闻等乱象,人们的居住环境更干净了。2017年底,占地200多亩的横河公园全面完工。曾经的横河有河水的时候浑浊不清,干涸的时候杂草丛生,遍地垃圾;现在河水碧绿澄澈,能看到红色鲤鱼在水中畅游。横河沿岸还有音乐喷泉、亲水栈道、儿童乐园等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成为居民闲暇之时观景、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刷手机坐公交车
有一次,和爱人搭公交车去龙湾,走到车站才发现没带零钱,正犹豫着要不要折回家取现金,旁边等车的老乡笑着说:“不用非得零钱啊,微信、支付宝、腾讯乘车码都可以,有手机就能坐车。”爱人不由惊叹道:“在村里坐公交车比在北京还先进啊。”
家乡市区或乡镇很多配套设施的建设不仅讲求现代化,而且越来越注重人性化。对于常年在外务工的本乡人或来旅游的外地人来说,与其去办理一卡通,不如选择最方便、最快捷的手机支付。乘坐公交车、地铁,可以采用一卡通、现金、微信、支付宝、腾讯乘车码任意一种方式,形式多样,智能便捷,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消费习惯。
为特需人群提供特定场所和服务也做得细致到位。火车站不仅有军人候车室,还为老弱病残人士提供服务区,母婴候车室的空间相对独立,还配有儿童设施供不同年龄的宝宝玩耍,间隔出独立的屋子可供哺乳。一些长途汽车站候车大厅设有专门的化妆间,除了提供休息、整理妆容服务外,还增加了哺乳角和婴儿床,方便带婴幼儿出行的女性旅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虽然我的家乡目前还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城镇,但它能够响应新时代新的发展理念,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给大家带来可观的收入,真正改善提升大家的生活水平,不断满足大家的精神文化需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港口小镇定能成为新区一张美丽动人的名片。(陈培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