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调研 | 阳光村务好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04-20 16:56
前段时期,我趁着回河南信阳省亲,专程去了趟光山县槐店乡陈洼村,了解当地“阳光村务”网络监督平台情况。
光山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陈世玉介绍,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规范村级微权力运行,信阳市纪委监委创设了“阳光村务”网络监督平台,以此推进村务公开,畅通沟通渠道,让群众的不明白、不满意的问题得以迅速解决。
陈世玉向我介绍了该县“阳光村务”网络监督平台的工作流程。群众在平台留言后,相关县平台工作人员会根据管辖区域分类,按照“谁的孩子谁抱走”原则,直接短信通知县直单位或乡镇纪委负责人,认领问题并办理。
平台还会对问题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群众回复“满意”的可以结案,“不满意”或超期办理的由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跟进。派驻纪检监察组最后向平台进行反馈,形成通报意见,确有问题的由县纪委党风室追究责任。
村民袁明永向“阳光村务”平台提出危房改造求助后,乡纪委立即与村两委协商,组织有关部门实地调研,按照实际情况认定危房改造级别,及时发放了修房款。对此,老袁十分满意。“我们家危房改造,政府补助了9000多元。以前有问题不知咋找领导,现在在‘阳光村务’上反映问题,领导就主动找咱。”老袁说。
像袁明永这样通过“阳光村务”解决问题的事情越来越多,老百姓对“阳光村务”的信任也越来越强。
不久前,在光山县“阳光村务”网络监督平台留言板上,有村民留言:“水利移民补贴款,有人冒领。”很快,槐店乡纪委书记徐兴亮就和村支书一起上门了解情况,责成当事人退还了移民款5.4万元。
据了解,目前信阳市“阳光村务”网络监督平台关注粉丝数已达133万人,覆盖全市237个乡镇、3453个村(社区),已上传各类村务公开信息30.6万条,解决群众反映各类问题近万条,群众信访量大幅度下降。“‘阳光村务’网络监督平台最大限度发挥了监督作用和服务功能,成了优化基层治理的有力抓手。不仅助力了脱贫攻坚,更密切了干群关系。”信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杨蕾说。
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信阳市纪委监委发挥“阳光村务”网络监督平台覆盖面广、村民关注度高、干群联系便捷的优势,把“阳光村务”平台打造成疫情防控新阵地。
平台第一时间转载有权威出处的疫情防控知识进行宣传,引导乡村群众正确认识疫情,科学应对疫情,消除思想恐慌。截至目前,全市“阳光村务”网络监督平台推送疫情防控工作信息100余条,单条信息单日最高阅读量近20万次。
平台还向社会各界推送了《信阳市纪委监委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告知书》《信阳市民倡议书》,对公职人员的防控责任、工作纪律提出明确要求,对群众做好疫情防控、保护自身和家人安全发出倡议。通过“阳光村务”网络监督平台公布疫情期间严重查处的六种行为,切实将纪律立起来、严起来。
平台对特殊时期的群众留言及时高效处置,也架起了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之前反映的问题现在改善得非常好,感谢纪检监察干部和村干部的辛苦付出。”淮滨县邓湾乡村民李某在平台留言中说到。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收到群众关于疫情的60余条留言,均已得到有效处置。(陈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