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透着血肉的话语是著名作家艾青的名言。何出此言,因为他有信仰。”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带着民族的血性。鲁迅何得高山仰止,因为他有信仰。”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出自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之口的名句,鼓荡了多少人的心灵。何以传世,因为他有信仰。”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作为首个发言的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一级编剧刘星甫一登台,便以一连串震撼心灵的排比作为开场。
刘星发言的题目是《作家有信仰 作品有希望 文化有力量》。他说:“古往今来概莫能外,一切传世之作,一定闪耀着信仰的光芒。”
刘星认为,培养作家、艺术家的信仰重要,创造适应优秀作品问世的良性外部条件同样重要。
“去年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在作家、艺术家中反响十分强烈,但是只有热情是不能达到习主席的殷殷期许的。”刘星说,“各级政府和各级文化官员的行动有时比作家、艺术家的感动还重要。”
为此,刘星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再改革。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以后的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几年,应当说全面铺开了,很多省、市的文艺院团都进行了改革。现在状况如何,艺术创作、生产生活如何?我们可以组织政协委员进行调研,帮助有关部门拿出一个方案,对的坚持,错的扬弃。”刘星说。
其次,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悉心培养观众,让有信仰的作品走近观众,走近读者。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只要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及各级政府、各级文化官员有信仰,中国文艺的高峰一定会横空出世,东风一定会浩荡而来。”刘星的话语激昂有力。(记者 何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