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干练是何吉英给人的第一印象。
何吉英的家乡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据她讲,那儿泸山松翠,邛海水蓝,西昌月明,“松涛声,海涛声声声相应;天上月,水中月月月齐明”,美不胜收。
何吉英是彝族人,无党派人士。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这次她带来6件提案,涉及城镇化建设、教育、扶贫和文化等方面,件件事情关乎地方和彝族群众切身利益。
记者3月2日在政协委员驻地见到她时,她还在一字一句地完善提案。
何吉英告诉记者,能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她感到无比光荣。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暗暗下决心认真履职”,围绕民族和地区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去年,我准备了两件提案,其中有一件提案的办理答复我觉得比较满意,另一件提案的办理答复我不怎么满意。”何吉英不满意办理答复的提案,是关于凉山彝语频道“上星”的提案。
她说,办理答复不到位,总结下来,自己的提案有不完善之处,办理答复的部门可能也有难处。但是职责所在,一定要继续提。“这次我总结了上次的经验,把彝语频道‘上星’的提法调整为区域性覆盖,进行了充分调研,收集了很多数据,进行了合理的论证。这回再次提出来。”她语速不快,语调平缓,没有一丁点拖泥带水。
“我体会到,提案要‘落地’,要真正起到作用,必须重视三个方面。”她说,一是提案质量要高,不能太宏观,要实事求是,说理充分,特别要做到一事一议。二是要用好政协平台,通过政协对提案进行跟踪办理。三是委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她举了一个例子,一位委员连续四五年对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通行提出提案,最终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何吉英的另一个身份是凉山州监察局副局长。
“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是一名新兵。”何吉英笑着说。她在越西县法院工作了18年,也在越西县政府做过副县长。2012年4月,上级调她到凉山州监察局。“作为一名党外干部感到很荣幸的同时,也感到压力很大。”
她坦言,以前对纪检监察工作比较陌生,但经过一年多的工作,不仅很快熟悉了工作,也觉得纪检监察工作为她更好地履行全国政协委员职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纪检监察机关是一个好平台。”她说,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能够捕捉到很多关于政策执行和群众权益维护的信息,能够真切地体会到群众的所思所想。
“从事纪检监察工作,怕不怕被误解,怕不怕得罪人?”记者问道。
“依法依规,履职尽责,没什么可怕的,我不怕得罪人!”何吉英目光坚定。
好一个巾帼不让须眉!(记者 李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