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群众对一些地方的“四风”问题反映比较强烈,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正面引导,还需要从反面加以警示。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深化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和环节的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体制缺陷和制度漏洞,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从这个角度看,由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一书的面世,可谓正当其时。
作为一本警示教育读本,案例的典型性是关键。本书精选了25个典型案例,涵盖了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方面。案情部分,绝大多数引自司法机关或调查机构的查证结论。同时,在忠于事实的前提下,将一些特定行业的专业术语转化为老百姓的语言,力求通俗易懂,增强可读性。
剖析案件,提炼出根本性、规律性的东西,以警醒党员干部,是本书的编辑意图。该书汇集了中央纪委、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对近年来一些重大案件、事件的剖析和点评,一针见血、鞭辟入里。例如,对四川什邡“钼铜多金属资源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这个当地历史上首个百亿级投资项目为何不得民心、甚至演变成震惊全国的群体性事件,剖析指出,“什邡事件”的教训在于:“没有听取人民的声音,没有尊重人民的意愿抓发展,从而走到群众的对立面”,“少数领导干部……或隔之以车窗,或深处于办公室,群众的声音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挡住了,即使偶尔听听,也是听好不听坏,听喜不听忧”,“正确对待人民的声音,尊重人民的意愿,是凝聚群众智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保证;建立健全民意吸收机制、进一步拓宽民众参政议政渠道,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再如,对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受贿、玩忽职守案,剖析指出,郑筱萸的悲剧在于:颠倒了主仆关系,忘乎所以使他走上了断头台。本书选取的25起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例,绝大部分是近几年发生的,个别案例时间较长,但都影响深远,具有典型性,对其剖析、点评深刻犀利,警示性强,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认真研读、深刻反思。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读读本书,论人非、思己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义就会理解得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积极整改自身存在的问题,轻装前进,远大理想才能变成现实。(王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