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言板

网言网语 | 推动保障和改善民生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7-15 07:00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文佳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围绕解决人民群众在民生保障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了4方面10条政策举措。各地纪检监察干部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留言板积极留言,结合工作实际,畅谈如何立足职能职责强化监督保障,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把政策力度更好转化为民生温度。

  把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

  浩然之气: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必须坚守为民情怀,倾听群众呼声,有力整治突出问题,做到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要始终把群众关心关注、反映强烈的“问题清单”当作纪检监察干部的“履职清单”,聚焦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深化信访举报排查、部门系统联查、数据比对筛查等举措,深挖问题线索,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挤占挪用、侵占截留等违纪违法行为,以监督执纪执法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期盼。

    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纪委监委紧盯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强化监督检查,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图为近日该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辖区农村学校教学楼建设现场了解相关情况。(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纪委监委 尤亚辉 摄)

  崇纪清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把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常态化地抓,立足本地实际,聚焦“校园餐”、医保基金监管、项目招投标等重点领域,深化运用项目化整治方式,破解行业系统顽瘴痼疾,办好让老百姓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同时,紧盯乡村振兴、惠民富民政策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从严从快查处,对典型案件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着力惩治“蝇贪蚁腐”。

  深挖彻查政策执行“中梗阻”、服务群众“冷横硬”行为

  陡门蔡菜:现实表明,民生痛点难点问题背后,往往存在漠视群众合理诉求、推诿扯皮“打太极”、不担当不作为等不正之风,存在啃食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存在职能部门监管不力、失职失责的情况。纪检监察机关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挖彻查政策执行“中梗阻”、服务群众“冷横硬”行为,督促职能部门转变作风、履职尽责。针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问题,加强类案分析,深挖问题根源,制发纪检监察建议,督促相关单位和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深化治理,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江西省全南县纪委监委紧盯“校园餐”食材采购、资金使用、食品安全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持续推进“校园餐”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江西省全南县纪委监委 郭慧靓 摄)

  城上清风: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群众急难愁盼在哪里,监督执纪执法的着力点就在哪里。一方面要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对近年来的审计报告、巡察报告、信访件、监督检查问题清单等进行全面排查,督促有关部门压紧压实责任,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有落实。另一方面要严查作风问题祛除“梗阻”,对漠视群众疾苦、推诿塞责、吃拿卡要等侵害群众利益行为“零容忍”,督促职能部门转变作风、履职尽责,让“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成为常态。

  深入基层查找问题,倾听群众真实心声

  严于律己:把政策力度转化为民生温度,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将监督“探头”对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完善“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举报平台,推广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等线上平台,广泛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基层查找问题,倾听群众真实心声,精准识别政策落实中的“中梗阻”和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对监督检查、信访举报中发现的问题,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明确责任主体、整改措施和时限。定期开展“回头看”,对虚假整改、表面整改、敷衍整改的严肃处理,确保问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

    浙江省德清县纪委监委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听民声、访民情,拓宽问题线索来源渠道,着力解决群众“忧心事”“烦心事”。图为该县纪检监察干部在莫干山镇高峰村走访,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浙江省德清县纪委监委 钱佳栩 摄)

  绿柳丝烟:乡镇作为基层监督的“前哨站”,要围绕《意见》落实,建立“网格化+监督”机制,组织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廉情监督员等力量,收集群众诉求,重点监督惠民资金使用和发放、困难群体帮扶、拆迁安置社会服务等民生事项。对发现的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回头看”闭环,充分运用预警机制督促苗头性问题立行立改。同时深化“阳光政务”工程,通过“小微权力”清单公示、事务“码上监督”等举措,让民生政策真正落地见效,用监督实效赢得群众“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