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监督检查

福建南靖:监督激活“沉睡”农村集体资产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5-16 11:00

   “以前村里的市场堆满杂物,没人管、少人去,又脏又乱,连下脚地儿都难找。现在摊位整齐又亮堂,买菜就像逛超市!”近日,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的吴大姐指着焕然一新的农贸市场,向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竖起大拇指。这场蜕变是南靖县纪委监委监督破解农村集体“老破旧”资产发包难题,护航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此前,南靖县纪委监委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群众对靖城镇某村农贸市场因环境脏乱长期闲置问题反映强烈。经走访了解,全县不少村镇存在类似问题,这类“老破旧”资产往往年久失修,基础设施陈旧,资产价值明显缩水,不少存在台账登记不全或权属不清的“凭记忆管理”、低效循环情况,加上早期村务公开监督虚化,“口头包”“长期包”“关系包”等无序发包或长期闲置现象仍然存在,农村集体利益得不到保障,极易滋生基层“微腐败”。对此,南靖县纪委监委以该农贸市场盘活发包为突破口,探索出以“穿透式”监督激活农村集体“老破旧”资产的系统性治理路径。

   针对群众反映的农贸市场环境脏乱、设施破损,部分区域长期闲置问题,南靖县纪委监委主动靠前监督,查找背后症结,发现镇村两级对资产存在“重建轻管”现象。南靖县纪委监委深挖背后责任、作风等问题,督促靖城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农贸市场提质改造工作,推动其重新评估定价发包。经过6个多月的施工改造,该农贸市场顺利完成改造升级,并在该村“小微权力”监督平台的直播中公开发包,每年可为村里带来30余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为督促推动在全县范围内解决农村集体“老破旧”资产因缺乏管护、基础设施差、长期闲置抛荒等原因导致“低价包”,甚至发包难等突出问题,南靖县纪委监委举一反三,向县农业农村局下发工作提示函,监督推动其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梳理排查农村集体“老破旧”资产资源,建立问题台账,对已到期的积极协调收回,对已收回的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进行提质改造,并严格落实定底价、定年限、定程序、定约束条款的“四定”准则进行规范发包,推动“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截至目前,南靖县共排查出到期、追回或闲置的农村集体“老破旧”资产65宗,监督推动提质改造18宗、盘活发包41宗,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经验做法拓展至山区闲置校舍、抛荒集体山林地等领域,监督推动农村集体“老破旧”资产提质改造,落实规范公开发包,让更多“沉睡资源”变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共富引擎”。(福建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方庆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