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在此,向奋战在疫情防控岗位上的您表示致敬!‘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党的一贯方针。虽然您曾因工作失误违反工作纪律,受到党纪处分,但是希望您将‘有错’教训化为‘有为’动力,卸下思想包袱,积极履职尽责。”近日,134封这样的回访信送到了全市134名受处分干部手中。
接过市纪委监委给回访人员的一封信,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胡某心头一暖。他说:“敞开心扉的谈心谈话像一缕春风,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作风课,让我感受到了关心,更加坚定了做好工作的决心。”
为落实“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不让受处分干部“掉队”,遂宁市纪委监委创新工作方法,建立“春风回访”机制,采用座谈、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领导带队回访、组织人事部门参与回访、派驻纪检监察组共同回访,帮助受处分干部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为他们卸下思想包袱,提振工作信心,重拾干事创业热情。
“因为疫情防控工作不力,上个月我受到了处分。处分下来之后,我感到非常内疚。”回访座谈中,胡某向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谭晓政说了心里话:“虽然处分让我思想上有了一些压力,但我也认识到,要继续干好疫情防控工作,用自己实际行动来表达我改正错误的决心。”
了解到胡某在受处分后一直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开展扎实有效,谭晓政勉励他说:“希望你继续保持阳光、稳健的心态,不背包袱,尽最大努力抓好鸣凤的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工作,继续把分管工作抓好,树立党员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对受到处分干部不简单地“一处了之”,市纪委监委始终把“春风回访”作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重要措施,及时“复查复诊”,严把回访精度、温度和力度,真正把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后半篇文章”落到了实处。
“以‘看’为先导,看受问责处理干部在处分影响期内的现实表现,了解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态度以及工作成效。”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任勇说,及时“复查复诊”,了解受问责处理干部的状态和情绪,有利于在后续回访中帮助其吸取教训,解开心结,重塑信心。
以“谈”为切口,市纪委监委将执纪执法的温度贯穿教育回访全过程。为对症下药,标本兼治,市纪委监委与受处分干部所在单位群众代表座谈,全面掌握受问责处理干部思想“病因”,再通过“把脉问诊”式谈话,对其进行政治上鼓励、生活上帮助、心理上关爱。
“在疫情防控特殊情况下,我们通过电话、座谈等方式进行回访,还通过书面方式了解受问责干部的思想、工作情况。”任勇介绍,疫情防控期间市纪委监委及时优化回访形式,通过分层分类精准回访教育、非见面式回访教育等方式,提升针对性有效性,强化回访教育成果运用。
回访中,市纪委监委重点回访教育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关键防疫部门和乡镇、街道、村(社区)等一线基层的受问责干部;在常规回访的基地上,创新实施“三个一”非见面回访教育方式,写“一封回访信”,打“一通回访电话”,搞“一次回访了解”,传递组织关怀。
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回访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春风回访”活动,建立好长效机制、解决好回访中发现的问题、运用好回访成果,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受处分干部斗志和干劲,不断巩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四川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王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