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行为属于违纪行为、属于‘四风’问题?”“群众应该怎样监督,去哪举报?”“哪些举报信件容易被纪检部门‘相中’?”……北京市西城区纪委近年来收到的举报件中,大量属于无效举报,有的虽属于“四风”问题,但举报线索太过笼统,查证起来很困难。这既导致举报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同时又会造成举报件处理过程中的资源浪费。
针对这些问题,区纪委专门开发了一套“信访举报专题动画交互系统”,并于3月22日在西城纪检监察网正式开通上线。网友只需点击网站首页左侧的飘窗按钮,就能直接观看信访举报专题动画,通过动画中的链接功能点击进行举报。
该部动画交互系统,选用flash嵌入式互动技术,以“动画+解读”形式,对“大办婚丧喜庆”、“公款旅游”、“违规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公款吃喝”等五类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了清晰“标注”。
近两年来,区纪委对各类信访举报进行了梳理,发现涉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中,“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国内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大办婚丧喜庆、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群众反映最为集中、举报数量排名前5位。区纪委对这5类问题进行了重点排查,仅去年就筛查出可查性较强的问题线索100余条,其中立案查处20人。
“上述问题群众举报最为集中,但在举报受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信件的描述非常模糊,降低了线索的可查价值。比如说,群众有‘违规公款吃喝’的概念,但对一些细节就不一定掌握地非常清楚:到底哪些算违规公款吃喝?举报时应当提供哪些信息和证据材料?”区纪委信访室副主任王峰介绍。
点开专题动画,在“违规公款吃喝”栏目,“公款吃喝”、“私客公待”、“接待超标”、“赠送礼品(土特产)”、“公款高消费娱乐”、“隐匿转接接待费”等六类问题被明确标注为“严格禁止”;在“公款旅游”栏目,“公务差旅期间超标准乘坐交通工具、住宿、就餐”、“借考察之机游览景点、从事私人活动”、“违规收受礼品(土特产)”等都是“不允许的”……经过几分钟的浏览,对哪些属于五类“高发点”中包含的违规行为就能有直观的印象。
同时,在举报操作界面上,被举报人的“单位、姓名、问题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事实”等举报关键要素被提炼出来,在“增添附件”按钮中可以上传图片、视频等证据材料,就如何正确举报、去哪儿举报,用生动鲜活的动画手把手地教会群众操作,快速了解信访举报的方式方法和要求。此外,“我发现我举报”按钮实现了直接与西城区电子监察平台对接,实时输入的举报信息会直接进入电子监察平台,与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系统进行数据对接,确保直查督办“无遗漏”。
“信访部门从受理举报的那一刻起,就受到了电子监察平台的全程监控,必须严格按照工作要求、程序和时限对信访件进行处置。”区纪委副书记周剑梁表示。
“看了这个动画,使严肃的党纪法规‘鲜活’起来,更加一目了然地知道哪些行为属于违纪、发现违纪行为如何更‘有效’地举报,让我们又多了一个监督‘杀手锏’。”一名群众在网站看过视频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北京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