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纪委监委在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中先行动、作表率,自觉查摆和纠正自身存在的问题,带头整治文山会海,统筹规范纪检监察系统的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以自身的优良作风推动、保障“基层减负年”各项要求落地见效。
年初制定《市纪委监委关于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实施方案》,建立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明确市纪委监委2019年制发规范性文件、召开需要外单位或下级单位参加会议的数量精简比例分别为30.61%、33.33%。
年初开始实行文件会议计划管理,对规范同类事项或主题相似的文件,归并整合发文,定期清理不合时宜制度规定,力促“短实新”文风;对机关各部门举行的会议、活动,由办公室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力促会议减量提质。截至目前,市纪委监委共制发文件56份,其中通报类文件35份。优化完善市纪委监委办公室和宣传部信息报送机制,取消“每月报送选题信息”规定,减少基层重复性报送材料。
减少考核事项、改进考核方式是昆明市纪委监委为基层减负的重要举措,在2019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的设置中,对市级部门指标24项,对县(市)区指标22项,较2018年分别减少15项、17项。考核方式上,依托互联网+“两个责任”监督管理系统,实行“线上+线下”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工作。即:工作要求、完成时限“线上”下达,开展情况、台账资料“线上”上传,初核初评“线上”实施。2019年7月,市纪委7个监督检查室和31个派驻纪检(监察)组,结合日常监督情况,在“线上”完成了全市94个责任单位的初审评分,并提出了整改建议。“线下”仅开展半年实地抽查和年度集中检查,并大幅压缩检查范围。
“综合运用“数据跑腿”和实地抽查的方式,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指标设置和考核方式上做最精化安排,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动作落实到位,减量不减质、减负不减责。”昆明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李永宏是昆明市石林县石林街道纪工委书记。今年以来,她再也不用花费大量时间坐在电脑前去拼凑、汇总大量的报表了。此前,每到月底、季度末、年中、年末等时间节点,李永宏不得不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工作量大不说,表格的种类多、数据不连贯、有些还需要重复填写多次。一些同事都戏称她为“表姐”,每次听到这个称呼,李永宏也是哭笑不得。
今年以来,昆明市纪委监委针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报表种类多、数据汇总任务重的实际,认真查找困扰基层的突出问题,全面梳理工作流程,整合市本级党风政风监督工作报表,推行“一表通”系统,按填报内容和专项检查任务“合并同类项”。即将原有11类工作报表填报内容归纳为“问题排查、线索移交、线索处置、问责追责、通报曝光”5项,将原有6项专项检查任务整合为5项,合并在“一表通”内,实现所有专项监督检查工作需要收集的内容在一个报表内体现。
“一表通”对迟报漏报者发送短信预警提醒,避免文来文往等形式主义问题;对填报内容予以量化,将“填空题”变成“选择题”,既减轻填报工作量,又提高准确率;在收集汇总的同时,还充分发挥着数据辅助科学决策的作用。截至目前,该系统收集、处理了各类专项纪律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660件,已办结525件,正在办理135件。
“对表格‘动刀’,去繁就简、合并同类项后形成‘一表通’的报送模式,是为了把纪检监察干部从无意义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让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展监督,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昆明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入开展,昆明市纪委监委还将对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进行大起底大排查,严肃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通过“蹲点式”监督、“单元制”监督等方式,做实做细监督工作,做到精准执纪问责,激活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云南省纪委监委 | 责任编辑 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