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漓江是属于广西人民的,也属于全国人民,也属于全世界人民,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我们要很好地去呵护它。”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政治监督定位,开展漓江流域水质提升专项监督,一体推进监督、惩处与治理,推动全力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
压实各方责任,凝聚监督合力。开展漓江流域水质提升专项监督,关键是紧紧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桂林市纪委监委成立由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监督工作组,将保护好漓江、保护好桂林山水纳入政治监督工作清单,细化分解党委、政府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等情况,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工作组深入桂林漓江支流城区段,实地调研朝阳河、灵剑溪、瓦窑河、南溪河4条支流水质治理情况,与相关城区党政主要领导面对面谈心提醒,拧紧责任链条,推动形成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紧盯突出问题,强化惩处震慑。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桂林市纪委监委对破坏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依规依纪依法严查严处。紧盯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资金拨付、生态补偿金发放等关键环节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加强与财政、审计、信访、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对生态环境保护相关问题线索全面起底排查,同步实行市纪委监委领导包河、包县(区)、包单位和包案机制,开列任务清单、监督检查清单、问题清单和问责清单,建立线索排查、提级督办、约谈问责等10项工作机制,严查履职不力、“一刀切”执法、虚假整改、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以及侵占套取、挤占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以有力监督严守漓江生态保护红线。
推动整改落实,提升治理效能。一体推进案件查办和问题整改,才能释放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针对漓江流域面积广、呈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治理的特点,桂林市纪委监委推动市生态环境局、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构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推动形成“市、县、乡、村”四级网格管理机构与综合执法体系,实现对漓江全流域、全过程的精细化监管。围绕治水、治山、治污、治乱等方面,梳理形成问题台账,通过制发工作提醒函、挂牌督办、开展整改“回头看”等方式,推动相关部门实施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划分漓江上游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中游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区、下游农产品供给区3个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和14个生态保护修复单元,深化整改整治,强化建章立制为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扎牢制度“篱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王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