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关键举措。四川省荣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紧盯权力运行关键环节强化监督执纪执法,从“小切口”入手严肃查处乡村振兴领域“蝇贪蚁腐”,以实际行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明晰方向,确保监督具体精准。围绕方向明晰、方式清晰,构建“3+16+N”监督体系,推动监督向具体工作聚焦。一是“3张清单”提高监督精准度。细化政治监督、日常监督、村级小微权力监督“3张清单”,针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的突出问题明晰工作要求及监督内容,进一步校准监督靶向,实现照单履职、照单监督。二是“16个方面”提升监督效能。紧盯责任落实、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惠农资金管理等16个方面制定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方案,推行“全周期管理”模式,由县纪委监委统“面”、职能部门抓“线”、镇街党(工)委管“点”,将重心下沉、力量下移,强化靶向监督效能。三是“N种渠道”反馈群众诉求。推行“码上举报”“监督一点通”等群众监督载体,进一步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将惠农资金发放、集体资产发包等重要事项“晒”在阳光下,形成“群众反映、部门办理、纪委监督”工作模式,让监督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办理过程更加公开透明。
协同联动,推动监督办案同向发力。为解决监督力量分散等问题,荣县纪委监委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督机制,推行“信息共享、问题共商、整改共促”工作模式,通过联合督查、问题会商、线索移交等制度,实现对乡村振兴领域项目审批、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的全流程监督。一是“纪巡审”协同增效。统筹纪检监察、县委巡察、审计等监督力量,深化“纪巡审”协作,建立完善协作机制,形成上下贯通、集成联动的工作格局,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二是点题会商促整改。深化运用“群众点题”机制,依托“阳光问廉”“清廉村居行”“纪检干部赶场日”等巡回接访活动收集村情民意,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建立县纪委监委和职能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强化日常分析调度,研究问题整改措施,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三是“室组地”联动增合力。统筹办案力量,组建“室组地”联合办案组,明确职责和运行规范,强化与信访部门、巡察机构等的信息沟通,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进行起底、快查快结。
促改促治,全力构建监督闭环。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突出全链条压实责任、全领域完善制度、全覆盖推进教育,构建“发现问题、惩治震慑、整改纠偏、深化治理”的监督闭环。一是用好纪检监察建议。针对查处的乡村振兴领域典型案件,深入查找案发单位在权力运行、制度执行、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短板和监督漏洞,有针对性地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主管监管部门系统梳理分析,剖析问题原因,及时检视不足,压实整改责任。二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围绕乡村振兴项目管理、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易发多发问题,对症下药祛“病根”。今年以来,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完善财务管理等制度机制10个,推动常治长效。三是扎实做好廉政教育。聚焦乡村振兴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廉政教育矩阵。线上,推出“漫画说纪”等纪法宣传作品,丰富拓展廉政教育内容;线下,通过开展以案示警、小微权力清单专题学习等方式,筑牢基层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廉动力”。(曾泽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