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解决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不动产“登记难”,是纪检监察机关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群众权益的具体举措。今年以来,河北省曲周县纪委监委将监督推动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开展专项调研,坚持分类施策、强化统筹调度、部门协同发力,推动解决不动产“登记难”工作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全县11个不动产“登记难”小区完成登记2816户,已完成办证1486户。
开展专项调研,摸清底数实情。曲周县纪委监委围绕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开展专项调研,通过走访群众、实地查看、座谈了解等方式,对不动产“登记难”问题进行“把脉会诊”,摸清底数实情,找准症结根源。经排查,全县共有11个老旧小区因规划建设手续不全、欠缴税款、开发商撤离等原因,导致3128户业主迟迟不能办理不动产权证。
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攻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曲周县纪委监委向县委提出对不动产“登记难”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的建议,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协调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行政审批局、税务局等部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攻坚,合力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针对规划建设手续不全、欠缴税款、开发商撤离等不同情况分别制定解决方案,对规划建设手续不全的,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完善手续;对欠缴税款的,督促相关企业或个人尽快补缴,无法一次性补缴全部税款的,与税务部门沟通协商,制定分期缴纳计划;对开发商撤离的,由购房人单方申请办理不动产权证。
强化组织引领,加强统筹调度。根据专项整治方案,确定11个“办证难”项目,逐项目逐问题建立清单台账,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建立县纪委监委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全程参与、专班统筹推进工作模式,形成“1个指挥中心+N个作战单元”工作布局,切实加强对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周对解决“办证难”工作进行专题调度,实时跟踪各职能部门工作进展,研判解决项目存在问题;主管领导一线盯进度、现场解难题,先后组织召开各类问题协调会、工作调度会20余次,快速打通各项目问题瓶颈,推动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高效解决。
部门协同发力,推动落实落细。县纪委监委建立“一周一调度、两周一通报”机制,持续传导压力,督促推动相关职能部门抓好落实,统筹协调推进。不动产登记中心设置“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办理”专用窗口,从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税务局、住建局等单位抽调15名政治素质硬、业务能力强的干部,增设专用办证窗口4个,全力做好群众办证服务保障工作,确保群众办证“一窗通办”、快速受理。县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工作督导,严格对照专项整治方案,对未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推进任务的项目进行挂牌督办,对工作推动不力的责任部门依规依纪追责问责。(王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