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前监督推动实现跨区办、一站办、高效办
切实提升涉企服务效能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远航 自江苏苏州报道
走进江苏省苏州市乐桥地铁站,站内人流穿梭,便利店灯光明亮,商品琳琅满目,不时有乘客进店驻足选购。在苏州市姑苏区纪委监委的靠前监督推动下,这家便利店与苏州市内其他地铁站的10余家店在今年3月通过集中办理开业许可的方式,同时领取了营业执照。
为便利群众生活,苏州轨道交通资产经营公司去年底就计划在地铁站内开设便利店。然而,这些便利店分散在姑苏区、相城区与苏州工业园区三个区域的多个地铁站点,若按以往方式办理营业执照,企业不仅要准备大量材料,还需在三个区的登记机关之间来回奔波,流程繁琐复杂。
“通过今年开展的中小微企业服务监管专项监督,我们了解到苏州轨道交通资产经营公司有优化办事流程、缩短审批周期的需求,随即督促区数据局创新机制,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姑苏区纪委监委第四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姚颖泉告诉记者。
在姑苏区纪委监委推动下,区数据局与跨区相关部门协调沟通,针对传统登记模式存在“多地跑、材料多、流程长”的问题,建立“线上联络群+全程网办”机制,推动跨区域登记业务集中受理、批量审批。“今年初,10余家便利店通过江苏政务服务网登记系统集中提交一套材料,3月集体拿到营业执照,4月陆续开业。”姑苏区数据局综合审批二处处长时珏伟介绍,目前姑苏区已经实现企业跨区登记、省内企业跨区迁移等多领域的市内跨区业务“一次办、集中办”。
苏州是民营经济发展高地,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将推动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重要内容,持续强化监督,压实主体责任,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了解企业诉求,更好为企业服务,实现跨区业务集中办、基础业务一站办等多种便捷办事服务。
为高效解决涉企问题,苏州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推动建立企业诉求直达与闭环处办机制,打通了“线上诉求—后台交办—部门领办—纪委督办”链条,纪检监察机关全程跟踪诉求办理进度,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通过线上需求分析与日常监督,可以看出办事少跑路是企业的迫切需求。”苏州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纪工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狮山横塘街道纪工委推动下,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对企业服务站点升级优化,在原有商务楼宇服务站点基础上,增设并完善政务服务驿站,部分站点还配备了高新区政务服务自助一体机。有企业员工在政务服务驿站办理业务后感慨:“在公司大楼里就能办业务,真是方便太多了!”
苏州太仓市依港而立、因港而兴,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为推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太仓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入走访调研,认真听取企业诉求。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多数企业都有优化办事流程,尤其是缩短审批时间的需求。”太仓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纪检监察科科长杨浩告诉记者,在纪检监察工委推动下,高新区经发局探索开展了“高效审批”等助企服务,推动职能部门将“串联式”审批改为“并联式”推进,多部门平行办理,还针对企业提出的各类问题,建立了专门的项目推进群,联合相关部门协同开展服务和保障工作,通过数据共享、并联审批,实现了申报材料精简40%、办理时限压缩50%。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开工建厂,助企服务帮我们大大提升了效率!”5月7日,江苏昌哲新能源有限公司拿到新获批的建设用地施工许可证,当天便开工建厂。太仓高新区经发局项目投资科科长程新亚介绍,年前该企业获批建设用地,年后经发局便成立企业服务群全程指导、跟进,从建群到拿到施工许可证仅用时3个月。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太仓高新区已有30个重点项目通过助企服务实现顺利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