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顿饭不吃,能退钱吗?”“能退,退到缴费的银行卡上。”5月15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纪委监委重大专项监督办公室和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到区安居一中食堂了解“校园餐”情况。
去年以来,任城区纪委监委将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作为“小切口”开展专项整治,紧盯资金监管、食材采购等关键环节,靶向纠治问题,深化标本兼治,推动不断提升“校园餐”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据悉,任城区公办学校食堂均采取自主经营模式,没有食堂的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由配餐公司统一配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劳务服务费由财政负担。“农村学校食堂收取的伙食费全部用于购买原材料、食堂用水用电、设备维修维护等。同时,区教育主管部门对公办中小学校食堂大宗食品实行集中招标、统一配送、定期询价。”区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尤伟介绍说,这项工作涉及就餐师生4万余人,面广量大,在确保饮食安全的同时,更要保障餐品营养、可口,给监督工作带来了不少压力和挑战。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也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为推动教育主管部门与职能监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该区纪委监委采取“学校自查自纠+部门一线监管+纪委明察暗访”等方式,明确86项重点监督内容,全覆盖监督检查涉及的学校和配餐公司,推动问题整改到位。
针对学生餐费退费不合理、违规收取食堂管理费2类问题,该区纪委监委监督推动建立未就餐学生线上退费平台。今年以来,通过退费平台退回餐费12.49万余元,惠及学生2万余人次。
陈某负责管理的某国有企业在中标学校食堂食材供应项目后,擅自让无资质的第三方公司为该项目提供有关服务,造成不良影响,陈某因此受到政务警告处分。在强化办案震慑的同时,该区纪委监委加强与教体、市场监管、督查、政务服务热线等部门协同联动,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深化“室组地”联动,严肃查处“校园餐”背后的“责、风、腐”问题。
发现问题是基础,铲除问题产生的土壤才是“最优解”。该区纪委监委坚持“查改治”贯通发力,深入剖析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和监督管理空白点,督促区教育和体育局出台《学校大宗食品统一配送市场询价工作方案》《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管理重点环节关注事项》等制度,将“校园餐”监管列入清廉学校建设工作指引,强化对“校园餐”领域小微权力的监督制约,有力提升治理效能。(卢林 易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