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前行丨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28 07:00

  “党员就是要为人民服务的,我年纪虽然大了,但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只会越来越坚定。我要做到生命不息,服务不止。”这是曾任重庆市涪陵区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的周晓明在退休时的发言,也是他退休后依然恪尽职守、殚精竭虑的真实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周晓明组织查办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600余起,既守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又维护了党纪国法的威严。2019年7月正式退休后,他发挥熟悉党纪法规的专长,为当地党员干部讲解纪法条款,累计进行了40余场党课宣讲。2024年12月,周晓明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周晓明常说:“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忠诚卫士,一定要忠于职守、秉公执纪。”多年以来,他用“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的赤诚担当,在人情关隘前筑起坚强的纪律堤坝。

  2013年,涪陵区某单位班子成员肖某某因受贿罪被司法机关依法逮捕后,该单位“一把手”陈某某担心自己也“东窗事发”,便找到党校同学周晓明,希望得到“指点”以躲过此劫。周晓明得知他的来意后,马上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主动向组织交代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后来陈某某因受贿罪被判刑。陈某某家属找到周晓明,对其当众辱骂。周晓明坦言道:“他人进去了,家属有点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对组织赋予我的职责,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是清楚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周晓明一直牢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党章要求,把克己奉公、甘于奉献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010年5月,周晓明在帮助义和镇高峰村困难群众插秧时不慎摔倒,造成右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领导看望他时,叮嘱他养好伤后再来上班,可是知道马上要上案子的周晓明却在能下地的第一时间就跑回单位,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我一直在跟这个线索,绝不能在紧要时候当逃兵!”经过连续多日攻坚克难,该案顺利办结,然而,周晓明却因手臂活动过早,导致右手腕关节畸形愈合。

  2019年7月,周晓明正式退休,但他没有安逸地享受晚年生活。由于长期在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他熟悉党纪法规,也深知基层党员干部因纪法意识淡薄走上违纪违法道路的问题较为突出,所以他转身投入纪法宣讲的新战场。于是,他把办公室搬进了社区街巷,用沾着泥土气的方言把纪律要求讲活讲透。

  “周书记的宣讲很接地气、容易理解,他还会时不时提问,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才能回答上来。”这是基层干部们对周晓明宣讲的直观评价。

  5年多的时间里,周晓明的足迹踏遍涪陵27个镇街,将40余场党课化作细雨,浸润基层党员干部的心田。

  “娃娃们要知法,小树要扶正!”2021年12月,周晓明担任涪陵区关工委法治教育团团长,开始从事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为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周晓明与法治教育团的同事们根据《爱国主义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结合当下青少年群体存在的问题,制作了《增强法治观念 培育爱国情怀》《杜绝九种不良行为》《防止校园欺凌》等课件。他带头走进20多所学校和10多个社区开展法治宣讲,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向近万名师生家长普法、送法。他常说:“一门课程或许改变不了一个时代,但能点亮一盏心灯。”

  如果说青少年如同“新植的树苗”,要在成长关键期扶正主干,那么离退休干部就好比“经年的老树”,虽已枝繁叶茂仍须加固纪律根基,定期清除思想腐叶。

  2021年4月,周晓明当选涪陵区纪委监委机关离退休党支部书记。他坚持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并通过组织参观革命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等多种方式丰富支部活动。对行动不便、身患重病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他主动“送学上门”,及时送上学习资料和组织关心,确保老党员“思想不掉队”。

  “党员的身份没有退休,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周晓明把为人民服务书写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0年9月2日,周晓明与妻子在涪陵滨江公园锻炼时,突然听到急促的呼救声——一名小女孩不慎落水!危急时刻,61岁的他毫不犹豫跃入江中,与妻子和其他人员合力将孩子托举上岸,随后便默默离开。

  今年3月,涪陵城区某学校旁的公交车站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名小学生受伤,目睹全过程的周晓明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斑马线等建议,并在整改期间每天带着妻子在该公交车站维持交通秩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忠诚担当。

  周晓明的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很大程度上源于父亲的言传身教。周晓明的父亲曾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合川县公安局工作多年,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对周晓明影响很大。周晓明走上领导岗位后,有的亲属找上门来请他帮忙调动工作,希望能“走走后门”,被周晓明一口回绝。在周晓明的人生信条里,组织赋予的权力只能是为党分忧、为民服务,而不是为个人和家人牟利。(通讯员 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