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清风为伴产业兴丨绘出富民新篇章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07:00

  清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纪委书记卫丽华踏着晨露来到小岭村青檀树种植现场,湿润泥土中,农户们正仔细培土压实幼苗根系,新抽的嫩叶挂着晶莹露珠,连绵成片的青檀林孕育着千年宣纸的根基。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纸制作技艺已在泾川大地上传承逾千年。目前,泾县的宣纸产业已形成涵盖原料种植、纸品制造、文创开发的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20亿元,带动青檀种植户、捞纸工匠等7000余人就业。

  “现在专家会来指导我们种植,企业不仅给我们种植补贴,还定期来收购青檀皮,今年我准备再多种点!”种植户曹小宝和前来走访的卫丽华聊起种植政策的变化。青檀皮是制作宣纸的重要原料,此前,该县纪委监委在日常走访中了解到,受制于种植技术薄弱、市场波动风险,全县青檀林增速滞后于宣纸产能扩张需求,且农户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一瓶颈,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农业、林业、相关国有企业等单位分析研判解决方案,推动建立“企业保底收购+合作社技术托管+农户专项奖补”机制,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建立价格联动结算机制;合作社开展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县财政局、相关国有企业配套种植奖补资金200万元。一套政策“组合拳”下来成效显著,打通了发展的堵点。今年初,全县新增青檀林同比增长15%,为进一步提升宣纸产业发展质效打下了基础。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紧盯安徽省委宣传部等13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大做强宣纸产业推动宣纸传承保护发展支持举措》落实情况,做实宣纸产业全链条监督,聚焦原料保障、技艺传承、政策落实、经营销售、文旅融合等重点环节,形成专项监督清单,按产地划分2个监督片区,定期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检查、收集意见诉求,为“一张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最近徒弟带得怎么样?‘名师带徒’的补助都发到位了吗?”日前,该县中国宣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吴中良来到生产车间,向宣纸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东红了解情况。为推动宣纸制作技艺留下来、传下去,该县纪委监委将古法技艺传承、工匠人才培育等方面纳入专项监督清单,推动人才部门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宣纸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督促相关企业建立传承人梯队建设机制,通过“师徒制”培养技术骨干。截至目前,全县县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共有24位,近年来呈稳步上升态势。

  此外,该县围绕宣纸主题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先后打造宣纸文化园、国纸客厅以及国纸水街等多处产学研结合的景点。2024年,相关景点接待游客总人数约41万人次,总营收达2000万元。

  立足宣纸文旅项目政策支持力度大、资金密集的特点,该县纪委监委聚焦项目审批、资金使用、施工质量等关键环节,系统梳理招投标暗箱操作、补偿款截留、验收失职等廉洁风险点,制定“立项—招标—验收”全流程防控清单。整合“室组地”监督力量,成立专项监督专班,建立定期会商研判风险和督查通报进展工作机制,对5个重点项目开展全链条核查,推动整改问题7个,处理24人,有力保障项目建设廉洁高效。

  “从青檀幼苗到项目落地,监督始终贯穿全产业链。”该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将持续聚焦政策落实、项目建设、品牌培育等重点领域,以精准监督护航“纸寿千年”的技艺在新时代续写富民篇章。(严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