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对话 | 5G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20-05-28 21:08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刘廷飞

  5月25日,工信息部部长苗圩在“部长通道”表示,目前每周大概增加1万多个5G基站,5G用户超3600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5G专家组组长单位,负责战略支撑、标准统筹、技术试验、应用推进等工作。正值全国两会,本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通研究院院长刘多。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5G技术应用的现状和趋势?

  刘多:除了满足人与人通信需求外,5G更重要的是解决人与物、物与物通信的问题。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0年底,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将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50万个,5G用户将超过1亿户。手机普及只是开始,未来5G更多的是面向物的应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累计开展5G应用400余项,涉及工业、医疗、媒体、交通等多个领域。总体来看,实践应用的广度、深度和技术创新性不断提升,行业应用逐渐步入示范推广阶段,业务探索从单一化业务向体系化应用场景转变,工业互联网、医疗健康、文体娱乐、公共安全类应用数量明显增多,将成为5G应用的先锋领域。

  记者:在面向物的应用上,5G可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哪些力量?

  刘多:目前全国行政村光纤和4G覆盖率均超过98%,南海永兴岛、永暑岛已有5G信号。5G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将有效助力构建大扶贫格局,为贫困地区扩大普遍服务、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供支撑保障。在农业方面,基于5G的农业物联网、5G+植保无人机等应用,将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打造科技农业、品牌农业,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应用于电商,可提高农村物流的运转效率,促进建立农产品全程可追溯体系,帮助推销产品,助力农村电商提档升级。在农村教育方面,基于5G技术的远程教学、智能网联课堂,更加便捷的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到贫困地区,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在医疗方面,高带宽特性能够支持远程高清会诊和医学影像数据的高速传输与共享,让专家能随时随地开展会诊,提升诊断准确率,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改善农村地区医疗条件。

  记者:5G等数字技术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创造了契机。在正风反腐方面有哪些应用?

  刘多:5G给纪检监察工作插上了科技翅膀,将极大赋能反腐败工作,为传递正风反腐正能量搭建一个更高效、更安全的平台。一是让群众监督更高效。5G将极大拓展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方便群众随时随地以多种形式举报,拓宽监督渠道,延伸反腐触角。二是让追逃追赃更精准。5G与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结合,可以精准识别、及时拦截准备外逃的人员,提高追逃追赃效率。三是让廉洁教育更生动。5G可以更好地支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应用,打造交互式、全景式、沉浸式教育场景,让廉洁教育具有更强感染力和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