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大学 | 回应时代之问 探寻大学之道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9-05-28 11:00

回应时代之问  探寻大学之道

主讲嘉宾:姜斯宪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导视】

  欲成经世治国之人,必先砥砺崇高品行。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我们的初心,绝对不能动摇。

  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姜斯宪:大家好!欢迎来到《大学》栏目。今天,我想以“回应时代之问 探寻大学之道”与各位进行一次交流。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在这样新时代的条件下,高等教育要主动回应时代之问。

时代之问中的核心之问

  这个时代之问,如果我们把它提炼一下,核心之问是什么问题?我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到的,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对这个核心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有一系列旗帜鲜明的回答。比如说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在这个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是现在咱们说的“四个服务”。在同一讲话中,他还特别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国内的企业家委员,习近平总书记就讲:“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

  去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在这个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教育提到了“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新高度。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教育事业,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对这样一些论述,大家要不断地加深理解,积极进行实践探索。我想这也应该成为我们思考、谋划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逻辑起点。我们讲“双一流”还是有政治方向的,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结合。

  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努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和制度运行,这些方面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的初心,绝对不能动摇。

探寻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两千多年前《礼记·大学》中的一个开篇之语。在《礼记·大学》篇中还有同样脍炙人口的名句,也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大学》和我们今天大家所就读的大学不完全是一个意义,但是它也有相通之处。它比较多地强调,怎么样把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以及我们的教育思想,特别是其中所突出强调的,“欲成经世治国之人,必先砥砺崇高品行”结合起来。所以至今,还是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放眼世界,近代大学是起源于西方。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到了19世纪的初叶,就出现了把知识的传承与知识的创造、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在一起的现代大学。我们讲高等教育有什么功能呢?通常讲五大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我们国家,近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在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在甲午战败的硝烟和觉醒之中,我们国家逐渐开始有了新式高等教育机构,出现了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以及京师大学堂等公立大学。这既源于当时民族要救亡图存、国家要变法革新的迫切需要,也顺应了当时世界的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建筑,我相信在座的同学都特别熟悉,这就是我们学校徐汇校区的“中院”。

  【外景】南洋公学中院

  姜斯宪:我们现在在的这座建筑,就是南洋公学的“中院”。它是始建于1899年,是现在中国大学校园里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所以我们说它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见证。

  学生:姜书记,您当时上课的时候在这个楼里有课程吗?

  姜斯宪:有的。我进学校之后,第一年就是工程制图,当时工程制图就在这里的三楼。那个时候条件当然远不像这么好,而且那个时候我们对学校的历史了解得很少。

  姜斯宪:1901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了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就是在“中院”里面开堂授课,培养了黄炎培、邵力子等四十余名杰出人物,这中间还包含了我们大家现在很熟悉的,写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著名词句的“弘一法师”李叔同。

  我们也给大家展示一下当时两位学生的课业。左边的是特班的黄炎培所写的一篇读书的笔记,右边这个是李叔同当时的一篇论文,他研究的是关于“论秦汉重农抑商”。在这两篇课业论文中,蔡元培先生都做了批语。

  当时的学校都是自己单独组织考试,考试难度不小,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第一是有一年,入学考试有一道作文题目,“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要是把这个标点符号点开之后各位觉得也不难,无非是说仁以立身,义以行事。但如果你的古文不好,断句断不出来,这篇作文也蛮难下手的。再选一道题,这是某一年英文考试的考卷,下面这一段我看到的时候我觉得被难住了,你们水平比我好。他写的是要把《桃花源记》的第一段从中文翻译成英文,这就是入学的考试。

  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真的是凤毛麟角,我国的高等教育始终是在艰难之中缓慢地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有所加速。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过不少曲折,也有一些艰难探索。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就迎来了自己的春天。1977年8月,小平同志邀请了全国30多位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来参加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当时中央已经考虑要恢复大学的招生考试制度了。小平同志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向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征询了意见,很快就做出决策,当年考试。

  我当时已经超过23周岁了,得到了这样的信息之后,也感到喜从天降,所以当时就和全国570万年龄在16岁到30岁左右的青年考生一起参加了这场考试。570万考生里头最后有27万人脱颖而出。我最后能够被上海交通大学所录取,更是喜出望外。

  【学生提问】

  学生:老师,您好!您作为首届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的大学生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姜斯宪:你这个提问一下把我拉回到了40多年前,我曾经用惜时如金来追忆当年求学的岁月。那个时候,我们每周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大约有80个小时左右。为什么当时要这么努力?进到大学来的时候,我们的程度可能还赶不上初中毕业生。但是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在我们毕业的时候,能够像一个大学毕业生,那你就得要加倍的努力。以我个人为例,英文的基础是零,数理化的水平,我想平均来说达不到现在初中毕业的水平。不会英语,上的第一节课,不是从ABCD开始学起,头两个英文词是molecules and atoms,分子和原子。第一句话是Molecules is composed of atoms(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现在我还记得很清楚。但那个时候各位可以想象,这有多难。

  相比较而言,你们现在这一代人,比我们当时视野要开阔得多,思维也更加活跃,能力和素质也更加全面。所以我觉得,大家是大有作为的。当然了,我希望大家也能够像我们那样更加珍惜求学的时光。能够不负韶华,倍加勤奋刻苦,毕竟幸福和事业都是靠奋斗出来的。

  姜斯宪: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应该说是进入了持续发展的快车道。这个过程也和我们国家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进入快车道是同向、同行、同步。特别是国家作出了211工程和985工程这样的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并且实施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既要有一流大学,也有的学校可能主要聚焦在若干个一流学科上。这对于提升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

  今天,我觉得我们可以比较自信地说,我们国家的顶尖大学在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在师资的水平这些方面,已经或者即将进入到世界百强大学行列。

  今天中国有超过1.8亿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且每年还在以几百万人的规模继续增长。整体来说作为一个人力资源大国,我们已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且它会长久地支撑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展望未来,我觉得我们的大学,不仅有能力让更多杰出的中学毕业生,不出国门就能够接受到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而且还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优秀留学生到我们国家来求学和深造。

价值引领 知识探究 能力建设 人格养成

  近年来,我们学校围绕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提出了“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

  价值引领

  先跟大家说一说“价值引领”。照片中这位老人,是我们学校1949届的校友,他是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2017年,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当时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和获得表彰的集体代表以及先进个人合影。黄院士的位置当时就是排在习近平总书记坐的那个位置的后面。

  【视频】习近平为黄旭华老人让座视频

  看到93岁的黄旭华、82岁的黄大发两位全国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习近平握住他们的手,请他们坐到自己身旁。两人执意推辞,总书记一再邀请,最后两人在总书记身边坐下。总书记对两位老模范如此关心和尊重,全场人都十分感动,大家长时间热烈鼓掌。

  姜斯宪:1959年黄旭华接到了上级指示,要参加我们国家第一艘核潜艇的自主研发工作,在那之后将近30年的时间,他就隐姓埋名、历尽艰辛,终于铸就国之重器。但是因为涉及到国家核心机密所以他从来没有回过家。直到1988年,62岁的黄旭华学长,才再一次见到了已经95岁的老母亲。

  【视频资料】

  黄旭华:有人问我忠孝不能双全,你是怎么样理解的?我说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姜斯宪:回顾自己的这一生,黄学长讲了一段话,他说:“此生没有虚度,我们的这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给了核潜艇事业,我们此生无悔!”大家要注意,黄院士讲这句话的时候,他两次都用的是“我们”,而不是“我”。这体现了他的崇高品格,他不太愿意被称为核潜艇之父,他认为我做的这个工作,只是在集体中发挥了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大家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国家正确决策和鼎力支持的结果,我认为这个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知识探究

  几乎每一个交大师生,都去参观过在徐汇校区的钱学森图书馆,我由于工作的原因去的次数可能比你们多。但每一次去我也都有新的感悟。

  【外景】钱学森图书馆

  姜斯宪:钱学森学长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在每次做选择的时候,他都把国家放在自己心中最高的位置。我们今天也要像钱学长那样,能够有一种进取精神,不断开拓创新。

  姜斯宪:讲知识探究和知识传授是不尽相同的,它更加强调在探索中学习新知、创造新知,它强调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讲知识探究和刻苦学习其实是相辅相成的。

  稳步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我们要坚持和不断改进的。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对自己的潜能不一定看得那么清楚,有了必要的机制,可能这种潜能就爆发出来了。反过来如果我们过于平淡地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活动,学业挑战度较低,大家的潜能就可能被埋没掉,这也是为什么学校希望稳步地提升学业挑战度的原因。

  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

  “能力建设”和“人格养成”总体来说与“价值引领”、“知识探究”是有强烈的正相关。一个志存高远并且勤于和善于学习的人,他的能力和品格通常也不会差。当然,能力和人格也需要不断锤炼,也需要不断提升。有一些可能单从价值引领和知识探究中还引申不出来,比如健强的体魄、比如审美的素养、比如劳动的习惯,还有像坚韧不拔、乐于助人、善于沟通等等这样的一些素质,可能需要我们大家自觉地在求学期间来加以培养,从而适应未来的需要。

  【学生提问】

  学生:姜书记,回应时代之问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也是学生的担当,您觉得我们在校大学生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回应时代之问呢?

  姜斯宪:我觉得回应时代之问,还是要回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者的期望上。他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广大青年学生提出了六条要求,他讲到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从我们培养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度,加强创新精神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要善于独立思考,同时又要善于换位思考,要勇于担当但又要乐于合作。

  我再强调另外一个点,我们要增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在浩瀚的宇宙当中,70多亿人同住在地球村里,我们彼此同舟共济,努力去争取一个更好的未来,作为一流高校的学生,大家要有全球视野,有跨文化的理解能力,有追求共赢的真诚的愿望,这样我们才可能为人类的美好未来作出我们的贡献。

思源致远 躬身实践

  姜斯宪:怎样才能够培养好人?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发挥好老师的作用。他也多次以自己的成长经历来阐述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领路人的重要作用。

  今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听了我们一些思政课老师的发言,做了一个很重要的讲话。在讲话中他对老师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条要求。这不仅是对思政课老师的要求,也是对每一位高等教育的工作者、每一位老师的要求和期许。

  教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有人说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所谓“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个是特别来形容一个名师可以因为自己培养了优秀的弟子而芳名远播。

  中国是一个大国,是一个正在转型发展中的大国。对于我们来说,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更要强调,是不是扎根在中国的大地上,是不是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如果这方面做到了,我认为我们就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学了。当然我们也要很关注国际高等教育有什么新的变化和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甚至在某些领域引领时代的潮流,在这方面我们不妄自菲薄,更不妄自尊大,我们一定要把自己的学校办好,要让我们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受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我相信这一天肯定会来的。

  同学们,“回应时代之问 探寻大学之道”,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躬身实践。所以我希望我们共同承担起自己的历史责任,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我们的贡献,谢谢大家!

  【书记签字】思源致远 天地交通——姜斯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