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全国人大代表孙春旺:别样的“警察故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19-03-07 07:16

孙春旺,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卡尔墩监狱纪委书记。本报记者 王卓 摄

  “扑面而来的浓浓暖意”,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卡尔墩监狱纪委书记孙春旺此次来京开会一下飞机的直观感受,也是他对今年全国两会的“第一印象”。

  在代表驻地屋内的桌子上,有两件特殊的物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一顶威严的黑色警帽,勾勒出孙春旺的职业轮廓;金灿灿的奖章,诉说着背后别样的“警察故事”。

  1993年,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孙春旺本欲就职于一家汽车厂。签约在即,正值新疆第三监狱前来招人,他当时想都没想就报名了,“那个年代,大家对警察这个职业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拜,觉得能穿警服、戴警徽特光荣。”

  警服一穿就是26年。在第三监狱任职期间,孙春旺既有雷霆手段,与歹徒斗智斗勇,破获多起大案要案;又有敏锐直觉,从蛛丝马迹中嗅到隐藏的线索,把犯罪苗头遏制于初起。从业20多年,孙春旺所带领的队伍取得骄人成绩,荣获过三次集体三等功。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曾任自治区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谢晖贪腐案的查处,使当地监狱系统的一些不良风气得以匡正,政治生态大大涤清。“一大批真正干事创业的干部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舞台。”孙春旺感慨道。

  这其中就包括他自己。2017年11月,孙春旺迎来事业的新曙光——被调往阿克苏地区的卡尔墩监狱担任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从一线干警到监督执纪问责,这名硬汉将工作职能的转变戏称为“武将变文职”。尽管在监狱管理上,孙春旺是把老手,可在纪检业务面前,他却几乎是一张白纸。来到卡尔墩后,孙春旺一有时间就待在办公室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党内法规,同时不厌其烦地请教单位的“老纪检”,结合案例将条文内化于心。很快,实战的机会就来了。

  入职不到一个月,孙春旺给出了一张“黄牌”——一名干警因私自携带违禁物品进入监区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他其实是一名很有上进心的年轻同志。”孙春旺告诉记者,为了鼓励对方放下包袱,除了党组织定期谈心外,孙春旺还手把手地向他传授工作经验。从违纪党员到骨干模范,转变仅仅发生在一年间。该名干警后来被任命为某监区党支部书记,第二年其所在监区的工作就取得年度考核第一名。

  这名履新刚一年多的纪委书记,逐渐摸索出一套工作章法——“去年我们成立了‘询价办’,要求所有监狱基建采购项目必须询价三家以上的企业才能招标,减少中间差价”“我主动去找那些企业老板谈,跟他们说‘要是有人向你们吃拿卡要’就直接跟我反映”……

  “我们卡尔墩监狱系统有300名党员干部。2018年以来,就有60名党员干部受到处理,其中13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孙春旺向记者列举了一组数字。在他看来,如今监狱内部的风气大为好转,“但仍要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形成震慑警示效应。”(记者 王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