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性进展”、“里程碑”、“巨大飞跃”……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背不仅登上了中国媒体的头条,也出现在了众多外媒的重要版面,称“下次从月球传回的声音很可能是普通话”。
CNN指出,中国是继美国和俄罗斯后,第三个实现登月的国家,此次着陆是人类太空探索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美国《纽约时报》援引与中国航天局有密切合作的澳门科技大学教授朱梦华(Zhu Menghua,音译)称:“这次太空任务表明,中国在深空探索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中国人做了美国人还不敢尝试的事情。”
为美国国防部密涅瓦研究所撰写太空研究报告的独立分析师戈斯瓦米(Namrata Goswami)说:“从技术和象征意义上说,这都是一项重大成就,”该报援引专家指出,尽管中国在太空领域晚发展了数十年,但中国正迎头赶上,并能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
美国媒体Quartz报道援引了曾出版《中国在太空》一书的哈维(Brian Harvey):“这可以看作是中国航天项目首次达成了其他国家从未做到的一项成就——到目前为止,中国许多项目更多地是追平美国和原苏联的成就,因为它们都是进一步发展太空计划的必要步骤。但“嫦娥四号”的项目是全新的。”
英国BBC将其称作一次“大胆的”任务。
英国《卫报》把这次“历史性的”的着陆定义成“人类太空探索的巨大飞跃”,这对中国来说确实是一项“值得夸耀的成就”。
“今日俄罗斯”报道题为“中国探测器登陆月背,太空探索实现突破性进展”,以 “突破性进展”一词总结了这次太空探索。
俄媒将中国与传统太空强国俄罗斯、美国比较后指出,中国起步相对较晚,但它正快速赶上。“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与美俄相比,中国的航天探测相对较年轻,但正在以高速发展追回被落下的时间。报道提到了中国上一辆月球车“玉兔”——在2016年任务结束时,“玉兔”已经在月球表面停留了972天。
NASA局长布里登斯廷(Jim Bridenstine)1月3日也在推特上对“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表示恭喜:“这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在推特转发新华社新闻并表示祝贺。(本专栏与“科学加”客户端合作建设 本文综合自观察者网和“界面”微信公众号 || 责任编辑 王小宁 吉菁菁(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