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智造江南:插上新技术的翅膀,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8-10-18 09:00

  一艘船就是一座移动的城市。以“雪龙2”号为例,仅电缆敷设长度就达420多公里,错综复杂的程度超出常人的想象。如何才能做到科学精准设计?江南造船正经历一场从研发设计为主线的数字化造船到基于三维数字样船三维体验平台全方位的变革。

  “这里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的数字化造船实验室。”江南研究院副院长兼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朱明华指着眼前窗明几净的工作室,言语中满是自豪。“三维建模可有效提升可达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从源头保证设计的合理性,它将设计者、工程管理者、生产者、客户都融入到三维模型环境中,让他们能够更加真实地体验产品及其制造过程。过去工人用传统的二维图纸来施工,技术状态的控制很难把握,可能会有差错。现在工人在建造现场只需手拿一个PAD即可进行施工。”

  今天的江南造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底蕴,更展现出在新时代追求高质量发展、充满生机活力的另一面。

 

2016年12月8日,江南研究院揭牌

  2016年12月8日,江南研究院揭牌,组建了包括船舶动力研究室、舱室环境研究室、先进焊接制造实验室、数字造船实验室等多个研究实验室。“江南研究院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过去‘照猫画虎’的设计理念,实现了从江南制造到江南智造的创新发展。”林鸥表示。

  2018年初,我国最新型的深远海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3”号船在江南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是全球完整运用三维体验平台进行数字化设计、建造的首艘船舶。

  “如果你留意一下‘雪龙2’号,就会发现船舶外壳的平面线条非常光滑流畅。”“雪龙2”号总工艺师赵振华说。

  这正得益于世界首台复杂曲面船板三维数控弯板设备。该“神器”集成了机、电、液、控、光技术,实现了造船领域从设计到加工的统一数据的贯通,解决了三维曲面船板数字冷弯成形的世界性难题,一改复杂曲面船舶加工完全依靠工人经验的历史,大幅提升了复杂曲面船板和有色金属板材的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以往工人需要几天才能加工成形的弯板,如今只需要3个小时。

  “江南造船上岛十年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对应一次‘闯关’,分别是‘批量关’‘转型关’和‘高质量关’。前两关江南人已经在2016年以前成功突破,而突破‘高质量关’,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是江南造船在新时代的重要战略目标。”林鸥表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江南造船将持续推动高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用当代技术建造当代舰船,给船舶建造插上新技术的“翅膀”,促进江南品牌不断迈向中高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