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追梦江南:铸舰深蓝,国之重器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2018-10-18 09:00

  天高云淡,海风轻拂。去年6月28日,在众人注目下,英姿飒爽的新型万吨级驱逐舰胜利下水。该舰的建造,成为我国大型水面战斗舰艇迈入世界一流水平的标志。

 

2018年6月28日,我国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

  “刚工作那时怎么也不敢想象,现在建造这样一艘大船只用一年多时间。”中船集团、江南造船首席专家张国新自1968年来到“江南”,如今在这里已度过了50个春秋,从头发黑亮熬到花白,他见证了江南造船的一个又一个“奇迹”。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将新型导弹驱逐舰首舰的建造任务交给了江南造船厂。“江南人”接到任务后上下齐心,历时11年,1994年,被誉为“中华第一舰”的哈尔滨舰112舰交付海军,圆了人民海军从黄水走向深蓝的梦想。

  “建造世界一流舰艇,建立一支强大海军,不但是几代海军将士梦寐以求的期盼,也是几代造船人魂牵梦绕的情结。”张国新指着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几幅舰船照片深情回忆,“在建造112、113舰时,遇到了很多难题,但是江南人硬是啃下了硬骨头,攻克了新材料运用,尤其是高强度特种钢材的焊接等多项关键技术。”

 

“中华第一舰”112舰

  此后,江南造船承担了更多任务,交船速度也越来越快——2013年10月,江南造船第七代“中国江南型”7.8万载重吨散货船实现首船交付;2014年3月,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导弹驱逐舰昆明舰交舰入列;2016年12月,我国新一代极地科考船正式开工建造;2017年6月,新型万吨级驱逐舰首舰下水;2018年6月12日,全球最大级别超大型集装箱船正式交付……不少人形容江南造船厂交船速度之快,像“下饺子”一样。

  “从‘十年磨一舰’到‘下饺子’的速度,折射的是江南造船理念和技术工艺的跃升。我们用30年时间,追平了与世界先进造船国家50年的差距。在建造112、113舰时,我们有很多装备、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但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逐步实现国产化,到现在已经全部实现国产化。”张国新有感而发。

  在军品领域,江南造船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强力推动着我国海军装备的腾飞发展。在民品领域,江南造船开发建造了大型液化气运输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享誉国内外的船型。在公务船领域,江南造船建造了“远望7”号航天远洋测量船、“东方红3”号深海远洋综合调查实习船和新一代极地科考破冰船。

  沐春风而知情浓,观长剑而后识器重。“江南造船”这几个字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的范畴,而是代表着国家力量。

  今年4月12日,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拉开大幕,习近平主席在长沙舰上检阅海军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千里之外的江南造船员工们从电视画面上看到这一幕后沸腾起来。

  “习近平主席乘坐的长沙舰便来自江南,江南人非常自豪。作为一家拥有153年悠久历史的军工企业,江南造船就是要积极保障国家重大战略落地生根,把江南造船打造成制造国之重器的国之重企,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江南造船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林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