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著名作家冯骥才专访采访札记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4-08-29 00:00

  他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传奇人物,却在天命之年挺身而出,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守望者;他在写作、绘画、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四大领域纵横穿梭;他争分夺秒地保护我们即将逝去的宝贵文化遗产,数次卖画筹资;作为国务院参事和连续6届的全国政协委员,他因敢于直言而备受关注……8月2日,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我们见到了刚刚从河北古村落保护现场匆匆赶回的冯骥才先生。

  这座外观别致、现代的艺术研究院,由天津大学建设,以冯骥才先生的名字命名。远远望去,青藤盈眼。这是当年铁凝向他推荐的一种品种别样的青藤,数年过去,如今已是绿意满墙。冯先生把他生命经纬的艺术精华和文化理想,都装进了这座充满诗意和灵气的艺术殿堂。他把自己40多年来搜集的文化艺术藏品无偿拿了出来,用于研究、教学和展示。在他的精心设计之下,研究院俨然已成为一座文化艺术的博物馆。原始陶器,魏晋雕塑,辽代绢画,明代画版,晚清寿屏,各有千秋……就连通往院内场馆的直梯门,也被他赋予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名字——“诗之门”,门两侧还镶嵌着雕刻作品:左边是英文《奥德赛》,右边是中文唐诗,意为“打开文明之门”。出门即可看到先生手书的院训:挚爱真善美,关切天地人。

  置身于此,不知不觉沉静下来。伴随着冯骥才先生的娓娓道来,我们看到了一位饱经沧桑的文化人对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社会和政治的深刻关切和深层思考。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已经深深融进了他的血液。他仍然在不停地奔走和写作,孜孜以求他心中的中国梦——一个文明的大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