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 | 让象牙塔里的宝藏破圈亮相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08 06:00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杨文佳

  近日,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举办“电波纪元——无线电技术早期历史展”,该展览策划人员特意制作了一套老式的无线电发射与接收互动装置,观众可以通过调节旋钮,感受声音变化。

  图为沈阳市民在沈阳建筑大学博物馆参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迎来新学期首批校外观众,展出了重达100多公斤的铁陨石、体长约25米的中加马门溪龙标本、采自珠穆朗玛峰顶的奥陶纪灰岩等稀有标本。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博物馆等也对游客敞开大门,一些高校博物馆还推出错时开放、增设讲解、简化预约流程等优化服务,向社会观众展示丰富优质的馆藏资源,让更多人有机会一睹“象牙塔”里的宝藏。

  高校博物馆不仅是展陈的空间,还是连接学术与社会大众的桥梁。相较社会公共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往往在藏品数量方面不占优势,但拥有优质的科学文化资源、前沿科研成果、教师和学生志愿者等,其藏品来源多样,科学普及更具有专业性、系统性,是青少年参观、研学的好去处。

  重视高校博物馆建设,盘活馆藏优质资源。随着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对高质量博物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一些高校博物馆逐渐面向社会开放。目前,一些高校博物馆在社会服务、青少年研学等方面的开发还不够充分,面临空间不足、开放时间有限、专职人员和资金不足等局限,这就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政策支撑。例如,有的高校给博物馆配置了学生勤工俭学指标,更好发挥学生讲解员的作用,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也让观众参观博物馆的过程更具知识性与趣味性。

  当前,文博领域正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和文化供给机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优质科研人才和文物、文化资源,让高校博物馆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方面更有作为。当科普和文化交流的桥梁越架越多时,学术的星光将照亮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