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丨“文博热”点亮中国年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07 07:47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张思诺

大年初三,游客在浙江省德清县“江南之源”文化遗址公园内参观游览。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春节假期,观展者在北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的“过年——春节主题展”上体验“木版年画”制作技艺。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欣赏以《白蛇传》为蓝本打造的沉浸式展览,寻找隐藏在精美文物中的“蛇”元素,动手体验蛇形剪纸、年画……蛇年新春,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大博物馆上演。

  博物馆里的年味,正从“静态展陈”向“动态叙事”转变。天津博物馆将杨柳青年画《白蛇传》动态呈现,给观众带来一场中式美学的视觉盛宴;河南博物院推出《唐宫夜宴》XR大空间沉浸展,将传统文化与数字技术完美融合,迅速成为当地网红打卡项目;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举办《节日笑坛》《说唱名著》等曲艺专场,吸引众多戏曲爱好者慕名而来。蛇年新春,各地博物馆的创新实践,打破了单一的传统参观模式,让互动“多”起来,文化“潮”起来,年味“浓”起来。

  地域特色在博物馆中绽放异彩,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磁场。京津冀三地联动举办的木版年画展,既呈现了杨柳青的细腻工笔,也展示了武强年画的豪放刀工;贵州省地质博物馆面向社会征集的艺术作品里,传统版画中的“蛇”形象与现代油画相映成趣。这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表达,使游客能够在参观体验中感受千年之前的文化脉动,在方寸之间领略千里之外的地域魅力。

  新春“文博热”背后,是文化消费升级带来的产业机遇。三星堆博物馆推出的“复古灵蛇”系列文创产品成为爆款,河南博物院“妇好鸮尊”新款毛绒玩具多次断货,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国博的“凤冠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再次登上热销榜。据统计,春节假期期间,各地重点博物馆文创销售额再创新高,这种“展览+体验+消费”的融合模式,既让传统文化获得消费反哺,也让文化创新激发出经济活力。

  “文博热”点亮中国年。当现代化展厅里陈列出蕴含年味的精美文物,当数字化屏幕里传来古老的年俗故事,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新春佳节的热闹,更是文化传承的智慧。新春“文博热”证明,只要找到传统文化与时代的共鸣点,不断拓展博物馆的“文化半径”,创新发展模式,文化的灯火就能被点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