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王奇
近日,安徽省淮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与上海市闵行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事务中心成功完成皖闵首单长三角区域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业务。此前,江苏省扬州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江都分中心和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不动产登记中心共同签署《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提升两地不动产登记的便利度,方便企业群众“免跑腿”就地办。
打破行政边界、实现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既便民又利民。不动产登记作为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涉及商品房预售、不动产预告登记、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不动产抵押登记等。由于不动产特殊的财产属性,长久以来其遵循属地登记原则。随着我国跨省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丰富渠道,助力不动产“跨省通办”成为现实。正如首例“安徽买房、上海闵行拿证”的吕先生所言,“太方便了,省掉多少时间精力”。本以为要回老家办证的他,在上海仅用20分钟就办好了不动产产权证业务。
去医院看病,医疗费用异地直接结算;去领结婚证,婚姻登记跨省见证爱情;跨区域经营,企业办事就地解决;开户籍证明,无需来回折腾……一表申请、一次提交、一网通办、一次办结,群众关切无小事,类似不动产登记的异地办事事项正加快落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不仅是理念、服务、范围的改变,也是一次全方位的体系优化和流程再造。近年来,《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的指导意见》《关于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的意见》相继印发,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各地各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数据、信息共享,越来越多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释放了更多发展红利和民生便利。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形式多样的政务服务需求也不断拓展,“跨省通办”事项也亟需升级扩容。要坚持人民至上,聚焦群众关切,着力打通业务链条和数据共享堵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从一件件“小事”入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方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